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内容

精英和民众

2005年04月24日
社会上存在着两种人,一种人是受自我指引,他们努力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实现自我;一种人是受利益驱使,他们被物欲和感性牵着走,惟利是图,成为环境的奴隶。前者就是所谓的君子,现代社会称他们精英。他们能自觉地抵御物欲和色情的诱惑,保持自我的人格,具有一定个性,成为各个领域中的能人和专家;后者就是所谓小人,现代社会称他们为民众,他们的个性已泯灭在暂时的利益和虚荣中,只能照搬别人的知识和经验,时势成了他们行动的指南,舆论成了他们成就的标准,他们的个体已失去了活力,在群体中才能显示他们的作用。
  怎样摆正两种人的关系,这是一个政治家是否成熟的表现。
  平庸的政治家都是走精英路线。他们依靠的是学术上的权威,经济上的财团,军事上的专家。他们毕竟是人类中的精英,生活中的强者,只要抓住了他们,就能带动整个社会走向进步。但是,走精英路线的人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精英之间的互相竞争回带来负效应,甚至到了中央权力都被精英集团所取代,中央成了傀儡。二是民众和精英总是两张皮,民众中总对精英集团存在着一股不满和怨气,把他们看成压在他们头上的特权阶层。平庸政治家是软弱的、涣散的,意志分散在各个利益集团之中。民众的压抑到一定程度,他们爆发出的激情是不可抗拒的。
  现实主义政治家走的是一条民众路线。他们认识到越是精英越是具有个人主义和政治野心,越是难于驾驭。他们把着眼点放在民众身上,从整体上看,民众最具有战斗性和忘我性,如果把他们引导到正道上,他们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精英是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还是在他们头上指手划脚,这就是检验精英是否值得信任的重要标志。个性和激情给人智慧和力量,如果他们把这种智慧和力量攫为己有,它就和整个本源存在背道而施,人只有在无我状态中,这种智慧和力量才能被群众接受,被国家所肯定。精英需要自我改造,需要把自己当作人民中普通一员,需要把自己的成就看作集体智慧的结晶,否则他是没有出路的,只能给自己带来厄运。
  超越的政治家走的是一条伦理之路。自我不但要达到无我状态,而且要达到奇理斯玛的境界。他的意志就代表了时代的方向,他的指示就代表了法的实在,他的行动代表了人民的运动,他和人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民众需要改造,精英需要改造,他自己更需要改造。与真善美相比,我们的意志都带有罪孽,只有颤颤兢兢地循“道”行事,把自己献身于崇高的事业。自由和自然必然性是对立的统一,自由必然是对必然性的破坏,必然性必然是对自由的限制,现实的事物必然按因果律发展,人类的理想趋向自由,这也是“道”的发展趋势。人类的自然趋势是享受和快乐,人就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人类要摆脱自然必然性的束缚,只有用“道”的精神克服物欲。才能把自然必然性纳入自身之中,成为自身的功能和手段,自由才显示出更丰富的内容和实在。感性的人要加强纪律性和知识性,理性的人要加强信仰性和精神性,悟性的人要加强现实性和群众性。人无完人,他们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他们在国家有机体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他们的职责不同,努力方向不同,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同,正像动物和人有不同的使命,感性的人和悟性的人也有不同的使命。实现自我,就是把自己的先天潜能发挥出来,形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抵制腐朽思想的侵犯和腐蚀,是社会有机体始终必须坚持的一项任务,不从思想意识入手。一切法律的、制度的、体系的手段都只能解决一时问题、皮毛问题,只有抓好思想建设,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和谐的生命有机体。
  生活需要物质福利,但人毕竟是精神,是时代的创造者,要有所作为,要有所价值,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永恒的。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这是每个人都祈盼的,崇高的生活使我们伟大,平庸的享受使我们卑浅,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生活。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精英和民众” 的相关文章

苦与乐

    贫困的生活使人痛苦;困难、挫折、失败使人痛苦,过度劳累使人感到痛苦;严重的疾病使人痛苦;失去亲人、朋友让人痛苦……富裕使人快乐,工作顺利使人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人快乐,健康强壮使人开心…… 苦与乐除了与生理感受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心理感受。如果心...

人生六大境界

      第一境界:"志于学"。学什么?学习解放自己,学习规则,学习磨炼自己的性格、意志、毅力,按规则行事。让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相符。这就象孩子学走路一样,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学而时习之"。孔子这句名言提到六个十年,是说每经过一个阶段需要十年十年...

想清楚你要什么和为什么要

     一位年轻人来向穆罕默德请教成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穆罕默德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首先问道:“年轻人,请你告诉我,你想在生命中得到什么呢?”    “对不起,您的意思是……”年轻人不解地问。    “你想从生命中得到什么?比如幸福、财富、地位……”...

乔布斯谈死亡

    苹果原CEO史蒂夫.乔布斯年仅56岁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给世人留下了传奇而辉煌的一生。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就邀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来到他家屋后的花园,进行了一场有关死亡的叙谈。 他回想起40年...

以水为鉴明人生

      在东汉史上,有一段水的有名故事,那便是尚书仆射郑崇对汉哀帝质问“门庭如市”的对话。郑崇当时理直气壮地对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因此而成为千古的名言,常被直道以事人主的大臣们所引用,堪称水的妙语。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

郭万林院士:我的人生与时代环环相扣

    岁末又至。为梦想奔跑的人们,年复一年,步履不停,留下了无数细小的轨迹,交织、汇聚成时代前进的足音。 有人勇立潮头,有人紧跟时代,有人逆境奋起,有人赤诚闯荡……生活有多少可能性,他们就有多少种追梦的姿态。不同的姿态,折射的是同样向上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