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纪委的“嗅觉”为何不如记者?

2004年06月16日
      纪委的主要职责,是专司反腐败。而反腐败需要有灵敏的“嗅觉”,只要“闻”到一点儿腐败的味道,就要跟踪追击,顺藤摸瓜,揪出腐败分子。但我们经常发现,纪委的“嗅觉”不敏感,这是为何?

  据报载,郭光允在与程维高作斗争的8年时间内,多次向纪委反映程维高的爪牙李山林的问题,然而纪委的负责人总是“不敏感”。如郭光允拿着反映李山林腐败问题的材料,去找当时纪委的一位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却说:“这事不归我管。”你看,明明是该他负责任的事,却说不归他管。当郭光允要他把举报材料转给市委书记时,他又说:“这事儿,我不能立案,也不给你转这个信。”这哪里是嗅觉不敏感?简直是推卸责任,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

  再看慕馁新的腐败问题,在一次有中外记者参加的大会上,慕馁新戴着十多万元的劳动力手表,身穿上万元一套的高级西服,在会上慷慨激昂,发表演说,而以慕当时的工资,这不可能有这身行头的,但是专司反腐败的纪委没有发现其中隐藏的腐败问题,还是香港大公报记者发现这一点,在媒体上进行披露,才掀开了慕馁新腐败的一页。

  前不久,广西某地发大水,一个乡镇的镇长在搞洪现场,也是戴着金表,就凭他一个月一千元左右的工资,能戴得起金表?当地纪委没有发现他的腐败问题,同样还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发现了这其中隐藏的问题,在报上披露加以揭露,后来在查处他的问题以后才发现,他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但是纪委一直没有发现,使得他还不断地得到升迁,官到局长。

  对于这类现象,人们不禁要问,专司反腐败之职的纪委,为什么其“嗅觉”反而不如媒体的记者灵敏?照说记者只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他们不是专门反腐败的,既没有反腐败的方法,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反腐败,但是很多问题却是由记者率先发现并加以揭露的,这是为什么?

  经过分析,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纪委的“嗅觉”失灵:

  一是缺少职业敏感性,或经验不足,或玩忽职守,或反腐败的水平不高,不能看到“芝麻”就想到“西瓜”,不善于从一些贪官的蛛丝马迹中发现背后的问题,在其位却不能谋其政,使得反腐败的效率不高,导致不少腐败分子未被发现。

  二是“嗅觉”假失灵。他们并不是没有发现贪官的腐败问题,也了解一些腐败行为,但是却不能主动去查处,为何?或为自己着想,怕丢了自己的官位,怕得罪自己的上司,影响自己的升迁,怕被打击报复,因而对于一些腐败问题,只是睁眼闭眼,放任不理。

  三是本来发现了问题要查处,但是上级不许查处,不能突破阻力,尽管有群众不断反映,但是却不加理睬。在腐败窝案里,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想反,却势单力薄。

  四是自己的屁股不干净,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自己也腐败而受到牵连;或自己有什么把柄落在腐败分了手里,因而不敢反腐败,甚至还将举报信给到被举报人,打击报复举报人。

  五是制度问题。反腐败说是有诸多渠道,上有上级监督,下有群众盯着,中间还有纪委监督。应该说,上级监督最有力,但是上级不了解情况;同级纪委最了解情况,但是同级纪委却不敢反腐败,因为纪委要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有多少人敢于反同级党委的腐败问题?有多少人敢于得罪顶头上司?虽说群众的眼睛最雪亮,但是群众反腐败最无力,最没有用,所以有不少腐败分子成为漏网之鱼。不改进这种监督制度,反腐败难以凑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纪委的“嗅觉”为何不如记者?” 的相关文章

郎平自传

  失踪的球袜   1998年11月1日我们从东京直飞鹿儿岛。   鹿儿岛在日本的西部,是个小岛。我们下榻的旅馆正对面是个“活火山”,可紧挨着山脚却住着很多的人家。我奇怪,这些人家为什么不搬走?日本的陪同人员告诉我,因为这些住户喜欢、留恋这儿独特的风景,就是不愿离开,一旦有预报再走也不晚。   ...

鉴湖女侠秋谨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若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

徐霞客远游探险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

一个晚清外交官在欧洲

      “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长袍,高贵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饱满的面容,年轻而快活,面带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他身体健壮,声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这是一次风趣幽默的精彩演讲,出自一个男人和高贵种族之口,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在微笑和客气的外表下,我感到...

李昌平:朱总理,我有话对您说

      农民啊我的父母    为哺育我长大付出多少辛苦!    出风入雨不知春秋    披星戴月不避寒暑    农民啊我的亲人    不知怎样才能表达我一颗赤子之心    第一次见到李昌平,他...

自信自立是成功之门的钥匙

    有一次见到张海迪,我问她:你认为促使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张海迪说:是我的自立精神。她说:我坚信我能够战胜困难,我坚信我能够取得成功,我不想成为一个社会的累赘,我相信我能够自立,所以我就矢志不渝地去努力奋斗,成功就接踵而至了。   张海迪高位截瘫,一生从来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