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羽西:慈善使人生更美丽
靳羽西生在桂林,后随全家定居香港、移民美国。她从电视节目的制作起家,90年代又成立自己的化妆品公司、文教玩具公司,生产靳羽西化妆品、羽西娃娃。她写过一本书,叫《魅力何来》,专谈礼仪和美,但她认为:魅力的源泉,不在财富,也不仅是有礼的举止、优雅的风度和美好的仪容。更重要的是内心真诚友善的意愿――是否拥有一颗愿意关怀别人的慈善之心,并且付诸实践。
羽西毫不讳言她的价值观:“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穷到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她捐赠钱物,资助了不少慈善项目。华东水灾时,她出资赈灾;得知年仅14岁的学生张帅被硝酸毁容、全身40%三度烧伤后,在天津的羽西马上赶去医院看望,并捐赠1万元人民币,希望她早日脱离危险;举国申奥时,她拿出羽西娃娃进行拍卖,所得全数捐出,以表华人拳拳之心;羽西每次到上海,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看望病孩……
十几年来,一共捐了多少款项,羽西不愿意说,“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并不在乎别人知不知道。”
羽西在北京大学专为女生设立了奖学金。很多获得这一奖学金的女孩给羽西写信表示感谢,羽西念信,久久动容:“我觉得钱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理解我这份心意,而且都自强不息地努力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美丽女性,这对她们、对我而言都太有意义了。”身为移民的靳羽西,在纽约市立大学专为去美国修读英文专业的中国学生设立奖学金,一晃十载,因为她理解中国留学生初到异乡的艰辛。羽西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他们对我而言都是陌生人啊。对自己认识的人好是一回事,但对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你知道他需要帮助,你伸出手,并不求什么回报,他的生活比以前更美好了,这就是慈善最大的意义。”
“我并不是很有钱,但是慈善并不只是捐钱呀。”羽西做慈善,投入的不仅是钱,还有大量的心力和时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大使,羽西和许多世界名人一起发起全球“向孩子承诺”活动,呼吁给儿童一个健康、和平、美好的生活环境。她出席各种会议,用三种语言拍摄公益宣传片,协助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羽西的1000多个中国专柜上发送承诺表格,截止到前年10月底,已经有300万份表格回收,上交到了联合国。对时间就是金钱的羽西来说,这是一种选择,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总要有价值”。
有意思的是,慈善的形式在羽西看来完全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月羽西都会参加或协办各种小型晚会,为慈善募捐筹款。她在曼哈顿的家中开鸡尾酒会,为美国“华人博物馆”筹款;为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做过很多贡献的华美促进会免费演讲;她筹划慈善晚宴,请名主持、名设计师,准备酒水、晚饭、表演等,全由她出资操办。一次在上海,一个名叫“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民间协会刚开完年度捐赠会,羽西便别出心裁设立“与羽西共餐”这个奖,在她上海的家中为捐赠3000元以上的人士准备晚饭。
走过那么多地方,在美国生活了那么长时间,谈到中西方慈善事业的不同,羽西直言:“我觉得美国百姓很慷慨,这不是说穷和富的问题,哪怕他赚钱并不多,他也会留出一部分来作慈善之用。这已形成一种全民意识、一种风气。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在这儿,人们的慈善意识虽然逐日提高,但仍主要依靠政府呼吁,自发的民间慈善组织很少。其实,中国对慈善的需求是很大很大的,应该说有做不完的事情,只要人们有一颗慈善的心,真的可以帮政府做很多的工作,减轻政府负担。在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中国人在现代文明领域里应该更加富有。”羽西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的民族能真正充满热情、善良、关爱和礼貌,每个中国人都自觉想到他人,有关怀之心,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羽西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我觉得我的一辈子是在为了让更多的人变得更加美丽而工作,我的人生是因为他们的美丽而美丽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