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情系连岛大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项海帆

2020年06月24日
   

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风工程学会及上海振动工程学会首席顾问。

作为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项海帆是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方向为桥梁结构理论与工程控制、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问题,近年来主要侧重于大跨度桥梁抗风、高耸结构与高层建筑抗风等方面的研究。在桥梁颤振与抖振分析、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桥梁风致振动与控制及大跨桥梁抗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由于项海帆长期以来在结构工程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08年他获得了国际桥协颁发的AntonTedesko大奖,这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舟山连岛大桥尤其是西堠门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个重要砝码,国外的桥梁专家也为之惊叹动容。”在风工程馆的风洞实验室内,看着西堠门大桥的大比例节段模型,头发已是花白的项海帆院士,脸上的笑容如室外的春色一般喜人。项海帆当时透露,2009年5月中旬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将在上海举办当代大桥学术研讨会,众多世界级桥梁专家的心愿是:要去看看舟山的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项海帆无疑是目前中国桥梁界的泰斗。曾主持和参与了舟山连岛大桥多项技术评审的他,说起连岛大桥,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感慨。

 

有句话让我记了近20年

 

说起舟山连岛大桥,项海帆院士感慨地说:他与连岛大桥“有缘分”。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舟山交通部门的领导专程到上海找到我,想邀请我去实地考察舟山建大桥的规划设计。”项海帆说,于是他和另外一位教授一起带队,一行六人从十六铺码头坐船到了舟山。经过5天的考察,他在一张海图上画下了连岛大桥东线、西线两条路线图。“现在的连岛大桥就是按照当时的西线方案建的。”项海帆说,当时画西线的时候,也考虑到了金塘岛的开发等因素。

“舟山如果不跟大陆连接,舟山的发展是没有希望的。”――这句话,让项海帆至今记忆深刻。在项海帆考察期间,时任舟山市市长的夏阿国也赶来陪同。“他是舟山子弟,给我讲了舟山的很多故事,在讲到大桥时就说了这句话。”项海帆说,这句话让他记了近20年。虽然画了规划图,但在当时,舟山建大桥难度太大了,“没想到如今舟山人的大桥梦想真的一步步实现了”。

 

西堠门大桥挑战最强

 

在风洞实验室的门外,张贴着一张“主要桥梁科研项目及课题”表,上面是105座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做过科研项目的桥梁名单,西堠门大桥排在第67个。“西堠门大桥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项海帆说,这个挑战来自于风。

由于舟山多台风,大桥又地处海上,周围没有遮挡,因此西堠门大桥营运阶段颤振检验风速达每秒78.74米。加上西堠门大桥是钢箱梁悬索桥世界第一跨,跨度非常大,为了方便通航又离海面很高,因此抗风成了最严峻的问题。“这么高的颤振检验风速,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项海帆说,这是中国大陆抗风等级最高的大桥了,此前颤振检验风速最高的是福建闽江大桥,每秒74米。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这让他也感觉颇为棘手,因此一接到任务,他和技术攻关小组就开始了大量的试验。

 

17级狂风大桥也“不怕”

 

“如果风太大,桥的稳定性不够,就会发生颤振。”项海帆介绍说,为保证大桥的抗风稳定性,西堠门大桥采用了分体式双箱断面钢箱梁,是以中央开槽技术解决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问题的首次实践,在颤振临界风速达到每秒88米以上的时候,依然能够满足抗风稳定性要求。这就意味着,17级超强台风下西堠门大桥也能安然无恙。“特大跨径悬索桥新型分体式钢箱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20092月举行的鉴定会上,专家组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世界上首次在大桥上采用活动式风障,台风期架梁可行性研究……西堠门大桥在抗风技术上的成就,让项海帆也颇为自豪。

“在抗风研究上,西堠门大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海帆说,浙江、福建等地多岛屿,今后还会造更多的大桥,而舟山连岛大桥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中国桥梁建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打响了品牌。

 

走向“桥梁强国”的重要砝码

 

在项海帆院士的眼里,中国已经是一个“桥梁大国”,但还不能称之为“桥梁强国”。“中国桥梁建设起步晚,可发展速度快,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项海帆说,但跟一些桥梁强国比仍有不小差距。桥梁建设是以技术创新论英雄的,我国桥梁领域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专利还不多,还缺少世界级的品牌设计公司、施工企业。

数据显示:在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攻关研究。目前,已完成的18个科技项目,有1个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4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个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西堠门大桥乃至整个连岛大桥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很多原创的桥梁技术。”项海帆认为,西堠门大桥完全有能力冲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评选的“杰出结构大奖”,连岛大桥的建设,是中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重要砝码。

“什么时候,当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要造跨海大桥时,我们的设计、施工单位能够中标,大桥造完后对方能跷大拇指,我们就是‘桥梁强国’了。”项海帆动情地说,舟山连岛大桥的建设,正是为这一目标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

 

这将是美丽的海上长虹

 

“桥梁对美学的要求非常高。”项海帆说。

在1999年最后一期英国《桥梁设计与工程》杂志中,有一次20世纪国际最美桥梁的评选。让项海帆遗憾的是,在入选的10座大桥中无一是中国的大桥,设计者也没有一个是中国人。项海帆也曾根据他对桥梁美学标准的理解,给出过一份他心目中中国当代美丽桥梁的十佳,其中包括江阴长江大桥、香港青马大桥等。

“桥梁是一种美的艺术。”项海帆说,欣赏桥梁有远看、中看和近观,远看桥的形体和与环境的协调,中看桥的构架、材料,近观桥的细节,如钢材、水泥表面是否有裂缝等。虽然西堠门大桥建成后他还没有亲眼看到过,但因为做过全模型试验,因此对这座桥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从美学角度出发,我相信这会是一座美丽的大桥。”项海帆憧憬地说,5座大桥组成的连岛大桥,将是一组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等有机会的时候,他一定要好好看看连岛大桥。

 

连岛大桥莫忘保养维护

 

“连岛大桥的通车,对舟山的港口、水产、旅游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项海帆说,依托大桥,舟山在旅游上还能做很多“文章”,老百姓也能更快地富起来。

“连岛大桥在通车后,一定要重视保养维护。”项海帆说,国内的桥梁“负担”很重,大吨位的货车来往通行,尤其是不少货车还存在超载现象。如果不注意保养,大桥很容易“积劳成疾”,如某地一座1997年才建成的大桥,就因为超负荷运行而出现了问题,当地只能委托土木工程学院设计加固方案。因此舟山连岛大桥一定要做好限制重车超载、定期检查保养等工作,让大桥保持“健康”。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情系连岛大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项海帆” 的相关文章

郎平自传

  失踪的球袜   1998年11月1日我们从东京直飞鹿儿岛。   鹿儿岛在日本的西部,是个小岛。我们下榻的旅馆正对面是个“活火山”,可紧挨着山脚却住着很多的人家。我奇怪,这些人家为什么不搬走?日本的陪同人员告诉我,因为这些住户喜欢、留恋这儿独特的风景,就是不愿离开,一旦有预报再走也不晚。   ...

“为中国人吐气”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186l一1919年),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詹县(今江西委源),因祖辈经销茶叶,迁居广东。他于1861年4月26日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919年4月24日病逝于湖北汉口。   詹天佑从小就聪颖好学。1872年,他作为中国首批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时,年仅12岁。在美国留学期间...

一个晚清外交官在欧洲

      “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长袍,高贵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饱满的面容,年轻而快活,面带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他身体健壮,声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这是一次风趣幽默的精彩演讲,出自一个男人和高贵种族之口,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在微笑和客气的外表下,我感到...

李昌平:朱总理,我有话对您说

      农民啊我的父母    为哺育我长大付出多少辛苦!    出风入雨不知春秋    披星戴月不避寒暑    农民啊我的亲人    不知怎样才能表达我一颗赤子之心    第一次见到李昌平,他...

自信自立是成功之门的钥匙

    有一次见到张海迪,我问她:你认为促使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张海迪说:是我的自立精神。她说:我坚信我能够战胜困难,我坚信我能够取得成功,我不想成为一个社会的累赘,我相信我能够自立,所以我就矢志不渝地去努力奋斗,成功就接踵而至了。   张海迪高位截瘫,一生从来也没...

许银川:挑战永无终结

  获得中视股份杯年度总决赛冠军的许银川!在千年之初为自己开了个好头。于是我们也决定乘这个机会采访一下许银川。   背后的无奈“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这个冠军可是送给你父母最好的礼物啦!”我 笑着向许银川祝贺道。   可是许银川并不十分高兴,他告 诉我今年不一定能回家和父母及小妹 过一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