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模范 > 正文内容

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每份事业都对得起良心

2023年02月17日
   

  “乒乓女皇”、剑桥博士、国际奥委会官员、北京团市委副书记、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很少人会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更鲜有人的每次经历都能受到万众瞩目。邓亚萍就是其中一位。

 

  11月18日,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邓亚萍在本报接受记者专访,谈笑间,流露着一位40岁女人的智慧与从容。

 

  熟悉邓亚萍的人,都不会忘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场景。她先是与队友乔红过关斩将夺得女子乒乓球双打冠军,又以绝对优势获得单打冠军,成为当年奥运会上唯一的双金牌得主,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因此,她被本报评为“1992年年度人物”。

 

  18个世界冠军,4枚奥运会金牌,是邓亚萍在体育赛场创下的奇迹。然而,更大的奇迹是在退役之后。

 

  24岁那年,邓亚萍到清华大学学习,从26个英文字母开始,一步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在众多人质疑的眼光中,邓亚萍攻下了剑桥的博士学位,用自己的拼搏努力再次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求学的11年时间里,邓亚萍还一直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同时参与了北京申奥的工作以及奥运会的筹备和赛事工作。

 

  邓亚萍与体育的情缘并没有因为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终止。2009年4月,邓亚萍就任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分管国际联络,包括志愿者方面的工作。“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志愿者服务大放光彩。闭幕式上,由运动员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为志愿者献花在全世界是首次。”邓亚萍介绍说,在北京团市委的工作内容,实际上也是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持续。在她看来,青年人很容易通过体育运动、文艺活动相互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在邓亚萍任职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主动去非洲、肯尼亚、南非等地,与当地的青年组织建立了友好的联系,而且这种友好关系一直在持续。

 

  “每一次转型,我都有不少感悟和收获。人生不断积累,我们都会越来越智慧与宽容。”邓亚萍说,“ 不管是以什么身份,不论工作单位是什么性质,在每一份事业中,我都要求自己对得起良心、经得起检验,多做对公众有益的事。”

 

  实际上,不少人已经发现,邓亚萍近期参加不同活动时的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主席,也因此有人推断邓亚萍会重回体育圈。对此,邓亚萍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我从事什么工作,体育从未间断过。”

 

  2000年,邓亚萍成为世界劳伦斯体育学会唯一中国籍的委员,该学会聚集了40位世界顶级的运动员,主要承担对弱势群体提供公益帮助和举办世界体育大奖两项职能。置身其中的邓亚萍感觉这种形式非常好,于是自2004年起,她将这种理念引入中国,打造了全新的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通过发动退役的体育冠军、运动员的力量,开展公益活动,以发挥中国体育人对社会的贡献。

 

  邓亚萍告诉记者,该委员会的重点关注人群是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委员会通过举办冠军励志演讲、提供体育器材等方式,在帮助外来务工子弟孩子的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更大关注。

 

  “每个冠军的成长都十分不易,大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取得成功。

 

  以我为例,小时候想打乒乓球,却因为身高一次次被拒绝,但我依然没有放弃,才走到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成长历程,跟这些孩子有着相同的感觉,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给他们带去信心和希望,这样的体育公益更有温度。”邓亚萍如是说。

 

  从运动员,到政界,再到商界,对于自己大跨度的从业经历,现担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的邓亚萍认为,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会让人做不同的事情,每个阶段也会给人不同的体会和感悟。每个阶段,她都在“坚守,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做到非常职业。”尽管每个阶段都会有大量的酸甜苦辣,但邓亚萍表示,“如同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时光十分短暂,其背后的时光才更值得人记住和回味,也让人成长和成熟。”她也由衷感谢那些一直关注自己的人们,“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让我感恩前行。”

 

  谈及体育,邓亚萍还是情有独钟,在她看来,体育教会了人付出和收获、失败和胜利之间的平衡,是对人生的一种修炼。“不管现在做什么工作,体育一定会伴随我的一生,因为它已经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邓亚萍如是说。在体育那种顽强拼搏精神的指引下,邓亚萍正在一步步将自己的史诗镌刻。我们期待她的未来会更加精彩!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邓亚萍公开回应商界失败:每份事业都对得起良心” 的相关文章

郎平自传

  失踪的球袜   1998年11月1日我们从东京直飞鹿儿岛。   鹿儿岛在日本的西部,是个小岛。我们下榻的旅馆正对面是个“活火山”,可紧挨着山脚却住着很多的人家。我奇怪,这些人家为什么不搬走?日本的陪同人员告诉我,因为这些住户喜欢、留恋这儿独特的风景,就是不愿离开,一旦有预报再走也不晚。   ...

徐霞客远游探险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

一个晚清外交官在欧洲

      “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长袍,高贵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饱满的面容,年轻而快活,面带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他身体健壮,声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这是一次风趣幽默的精彩演讲,出自一个男人和高贵种族之口,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在微笑和客气的外表下,我感到...

李昌平:朱总理,我有话对您说

      农民啊我的父母    为哺育我长大付出多少辛苦!    出风入雨不知春秋    披星戴月不避寒暑    农民啊我的亲人    不知怎样才能表达我一颗赤子之心    第一次见到李昌平,他...

自信自立是成功之门的钥匙

    有一次见到张海迪,我问她:你认为促使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张海迪说:是我的自立精神。她说:我坚信我能够战胜困难,我坚信我能够取得成功,我不想成为一个社会的累赘,我相信我能够自立,所以我就矢志不渝地去努力奋斗,成功就接踵而至了。   张海迪高位截瘫,一生从来也没...

许银川:挑战永无终结

  获得中视股份杯年度总决赛冠军的许银川!在千年之初为自己开了个好头。于是我们也决定乘这个机会采访一下许银川。   背后的无奈“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这个冠军可是送给你父母最好的礼物啦!”我 笑着向许银川祝贺道。   可是许银川并不十分高兴,他告 诉我今年不一定能回家和父母及小妹 过一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