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愿意讲公道话
众所周知,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和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进而影响到了公众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差别的扩大,旧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消失,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渐建立之中,社会犯罪率的上升,社会治安的恶化等一系列客观存在的变化,都在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使其越来越不稳定,反映在见义勇为问题上,就是对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冷漠和见义不为的逐渐增多。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赏或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种行为在社会存在的程度。在这则新闻中,王宝山的行为,也曾经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王山宝没有行动,只说了一句话,不能算见义勇为。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后,王山宝是出于正义,用语言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以制止犯罪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我认为,这种肯定是值得的,是理性的表现,并且从社会行为的控制角度看,能够强化公众在实践中对见义勇为意识的接受和肯定程度。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话,社会上流行的“个人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的个人主义思想会逐渐减少,某些人信奉的“打抱不平、见义勇为必定惹火烧身”的处世准则将会减少。而这种严重扭曲的思想道德观念对社会生活的毒化和对社会生活准则的侵蚀是非常可怕的。
在现阶段,对见义勇为应该进行大张旗鼓的鼓励,包括说公道话的行为。这就要求让道理和利益获得统一,让现实的利益符合说教的道理,让利益权衡的结果与道理相一致。如果这样看的话,我们就能发现授予说公道话者见义勇为的称号,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按道理行事的人得到应得得利益或者至少不受损失。
社会上将公道话的人越来越多,也就表明了社会的风气越来越好。让我们每个人都愿意讲公道话,都敢讲公道话,社会需要讲公道话的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