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理想 > 理想制订 > 正文内容

我们的城市是一堆一堆的积木

2010年01月30日
      通常认为美国是一个没什么历史的国家。建国才两百来年,很多人谈到这点时,不免几分不屑:哈,跟我们的上下五千年怎么比?但逛了一趟美国之后,我的结论恰恰相反:是美国,而不是我们,更珍重历史,历史保存更完整。

 美国很多老城,几乎就是一座座城市发展史的露天博物馆,两百年前的建筑,一百年前的建筑,五十年前的建筑,大片大片保留下来,有如巨树的年轮,脉络清晰可见,几乎就没有破坏的痕迹。走在寂静的旧街区,会常常产生一种错觉,时空仿佛已经倒置,自己不是走在二十一世纪,而是回到了两百年、一百年抑或五十年前。

 后来我去了俄罗斯,印象也大抵如此。再没去过其他国家,但从媒体报道上不难发现,他们的城市肌理也往往是几百年一脉相传,很少人为断裂。无论现代化怎样突飞猛进,并不影响历史的延续。现代化不是跟历史冲突,跟历史彼此排斥,而是从历史中点点滴滴地自然生长出来。这么一来,几百年积淀的物质财富,几百年积淀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生活方式,几百年积淀下来的价值观,就都层层叠叠地完整传承下来了,没有被推翻,被砸烂,被摧毁,而是代代相传,代代受益。

 但凡是这样的国家,即珍重历史的国家,即重视历史积累的国家,大多不需要经济上狂飙式的高速增长。因为它的历史积累是不间断的,所以每代人的发展成果都能留下来,都会留给后人享用。既然人为破坏减到最低,有历史的不断滋养,他们就可以有很厚的家底,可以很自信,很从容,不那么着急。

 说这么多外面的事情,归根结底,当然还是为了对比我们自己的事情。如果说,人家的城市往往是有着两百年,三百年,甚至上千年完整年轮的参天大树,那么我们的城市是什么树?广州,成都,南京甚至北京,从南到北,几乎所有历史名城,能找得出哪座城市有完整的年轮吗?很沮丧,完全找不到。那些号称千年古城的名城,除了经过千辛万苦才抢救下来的个别盆景式的历史建筑外,你还看得出它们两百年前、三百年前抑或一千年前是什么样子吗?说那么远实在太奢侈,坦白地说,实际连五十年前、三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是什么样子,大都了无痕迹了。人家的城市可以不停歇地向上生长,不间断地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我们是十年一拆,五年一建,甚至换一任地方主官就一次大拆大建。仿佛一棵树长几年就砍,长到碗口粗就砍。就这样不断地砍砍长长,我们的城市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永远在推倒重来,永远在从头再来。

 毋宁说,我们的城市是一堆一堆的积木。任人堆砌的积木。今天想这么堆就这么堆,明天想那么砌就那么砌。换一任地方主官就换一套思路,换一套思路城市就换一种颜色。不管你走到哪个城市,城市的哪个角落,你会发现楼永远在拆了建建了拆,路永远在修了挖挖了修,折腾永远没有休止的时候。物不是,人亦非,随着城市景观变动的,是市民也走马灯般换来换去,铁打的地皮流水的城,更有流水的人。即便你是业主,其实你也不知道你能在自家的院子里住多久,只要哪天早上大红的“拆”字突然写上你家的墙头,而你又没有唐福珍自焚的勇气,那好,你请乖乖地走人吧,到近郊或者远郊的安置房等着过渡去吧。

 流动的当然不只是城市景观,或者人。物人两非,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整个城市文化、整个生活方式的面目全非。文化是个特别娇气的东西,她是需要积淀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点滴积淀的。但是不停顿地大拆大建大迁徙,那么还有什么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能够不受打扰地持续地积淀下来?那么还有什么城市文化可言?所以,我们的城市总是簇新,我们的城市总是时尚,我们以此自豪。岂知,簇新和时尚不是没有代价的,最大的代价之一,就是整个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空心化。看起来越是簇新和时尚的城市,越可能是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城市。它的簇新,它的时尚,其实与你无关,你并不能从中得到些许方便,些许温情。它不服务于你的生命节律,你只是它的一个匆匆过客,多你不多,少你不少。

 这就是中国城市最致命之处。积木中是没有人的,中国城市也是没有几乎原住民的城市。任何一次商业开发,开发者会考虑被开发的街区还有那么多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吗?他们不需要考虑的,原因很简单,给点补偿就可以打发。实在打发不掉怎么办?也没关系,反正有的是强大的城管,有的是推土机、挖掘机,以及催泪弹。

 这就是说,当下的城市开发,或者叫做城市经营,实际上是在白纸上画图,在没有人的白纸上画图。但我们都知道,城市事实上并不是白纸,并不是没有人,而只是故意当作没有人,故意对原住民视而不见罢了。开发者从不承认原住民的概念,他们眼里只有过客,或者说,只有租客。所有市民对自己脚下那块土地都只能暂时租借,而且能租多久不由你说了算,就算契约有规定,如果哪天人家发现可以卖更高的价钱那就没商量,契约会马上作废。所有市民都是游牧民或者说都是佃户的城市,所有市民都扎不下根的城市、都做不了主的城市,那么它随时要大拆大建大迁徙,随时要变着法子折腾,还有什么力量挡得住呢? 

欧美的城市发展大致都谈不上快。但这未必那么可怕,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发展慢,最可怕的从来都是折腾。把发展变成猴子掰包谷,掰多少丢多少而且永不间断地丢,这样的发展再高速,也不要指望能给后人留下多少财富,家底永不会厚起来,起点永不会高起来。而要城市血脉能够延续,就必须明确一点,城市不是积木,城市是家园,是属于千千万万原住民的家园。千千万万原住民才是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给城市原住民充分赋权,即充分赋予公民权利,使他们有力量捍卫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以他们坚实的公民权利,来组成城市社会和文化生态的防护林。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我们的城市是一堆一堆的积木” 的相关文章

罗素二十年代对中国未来的预言

      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20年,他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

理想与现实

      如果人类只满足于温饱与生殖,那就和一般的动物无异。正因为人类有不断求生存和谋发展,才逐渐进化成为地球的主宰、万物之精灵。为理想而努力是人类的天性,因为人类的神经有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在人类的血液里,充满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   没有理想的人,...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基本理想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发展事业只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所有事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当然,发展事业的过程尽管有苦有乐、有胜利和失败,但对强者来说仍然是一种享受。   人类奋斗的根本动机在于享受美好的生活...

为某项事业奋斗的职业理想

      一个民族要发展、发达,必须有大批愿为民族各项事业奋斗的国民。一个人能否成功,很重要一点,就是能否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做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仅将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人,是不会有作为的。   一个人在某项事业上有所成就,就为民族发展作了一点贡献。成...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全民理想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为本民族的富强而奋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是全体国民的共同理想,这不是什么高尚的理想,也不仅仅是少数精英人才的理想,而是每位国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理想。无论从事何种正义的工作,努力发展自己就是为振兴中华而奋斗。&n...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

      任何一套理论都有可取的地方,也有错误和荒谬的一面。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无论是哲学、政治、经济、体育、卫生、历史,还是军事、科技、文化、教育,都有许多完整的理论。马克思也有错误的一面,他过快估计全世界可以实行共产主义,过分强调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