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衡量
迄今为止,快乐的衡量仍然没有完整的体系。我偿试论述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对读者有点参考意义。
衡量快乐可用以下六个指标:
一、获取快乐的效率――单位时间里获得的快乐量。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寿命相同的情况下,获取快乐的效率越高,一生得到的快乐就越多,反之,就越少。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获取快乐的效率随着越来越高,而人类的寿命也将越来越长,得到的快乐必然越来越多。
影响获取快乐的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
1、事情。做不同的事情,快乐效率也不同。例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获取快乐的效率比较高;做不喜欢的事情难以快乐,即使得到一些快乐,获取快乐的效率也比较低。尽量从事自己最喜欢的行业,不仅可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而最好地发展,而且还能让自己得到较多的快乐,十分有利。
2、办事的心态。以轻松快乐的心态办事,得到的快乐比较多,反之,以悲观消极的心态办事,难以快乐,得到的快乐也较少,而感受到的痛苦却比较多,十分不利。因此,要尽量以轻松快乐的心态办事,以提高获取快乐的效率及得到更多的快乐。
3、办事效果。一般来说,办事的效果越好,越能让人快乐,获取快乐的效率必然越高;反之,办事效果差,令人不满,难以快乐,获取快乐的效率必然低,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尽量办好事情,以求最佳的办事效果及获取最多的快乐。
二、快乐持续时间――快乐持续的时间长度。做不同的事情获取快乐的时间不同,有些快乐是片刻的,有些快乐能够持久。例如,参加两小时的音乐会,这个快乐就持续了两个小时。又如,犯罪分子以非法手段获取快乐,但往往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持续的时间不长,快乐之后将面对忧虑、恐惧与痛苦,这种低级的方式,既损害他人利益,影响民族的发展,也最终损害自己,是目光短浅、“傻瓜式”的恶劣行为,很不可取。很多贪官污吏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如果能以正当的手段努力发展,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及享受较好的生活,根本就没必要贪污作弊。
除了事业失败或意外事故外,建立在正当发展事业上的快乐都较能持久。快乐会消耗一些精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不间断地持续很长时间快乐。例如,每天我们都能保持轻松快乐,但无法持续高度兴奋的快乐。再如,我们能持续微笑较长时间,但无法持续较长时间大笑,因为后者单位时间消耗的精力很大。
三、快乐的代价。为了获取快乐,就要付出代价,主要表现为所消耗的时间、精力、身体代价、金钱、物品等方面。用公式如下表示:
快乐的代价=时间+精力+身体代价+金钱+物品+其它
在高手的眼里,挣钱并不难,而时间、精力及健康则难以购买,甚至无法购买,相比钱更为重要,因此,高手们宁愿花多一些金钱、物品,也不愿多花一点时间、精力,更不愿意以身体健康为代价。为了得到越多的快乐,就要付出越大的代价,即使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快乐,但付出的代价过小,就无法获取大的快乐。
四、快乐的效果。就完成某一项事情而言,快乐的效果可用公式表示;
快乐的效果=获取快乐的效率*快乐持续的时间
由上式可知,如果获取快乐的效率高,但持续的时间少,快乐的效果也不大好。如果持续的时间长,但获取快乐的效率低,效果也不好。只有快乐的效率高,而且持续的时间长,才能得到较多的快乐。例如,违法乱纪虽然一时可能得到较大的快乐(快乐的效率比较高),但享受快乐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受法律制裁或受他人报复而陷入困境),得到的快乐也就不多,不可取。
五、快乐的效益。如果投入的代价越大,获得的快乐跟着增大,则可以考虑投入更多的代价,以换取更多的快乐。就好像挣钱一样,如果投入的成本越多,就能挣越多的钱,则是最好之事;如果增加投入,而收入没有相应增加,则说明有一部分投资无效或低效,不大可取。快乐的效益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快乐的效益=快乐的效果/快乐的代价
我们把付出的代价较小,却能得到大量快乐的行为称为高效的快乐行为;把付出的代价很大,而得到的快乐较少的行为称为低效的快乐行为。例如,赌博虽然有点娱乐性,也能锻炼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但危害性相当大(代价大),是低效的快乐行为。能够使人快乐的行为很多,但高效的快乐行为并不很多。高素质人才总是尽量采用高效的快乐行为,而低素质人才采用的低效快乐行为较多。
六、人生获取的快乐总量。
人生获取的快乐总量=学习的快乐+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快乐
+爱情的快乐+亲友之乐 +其它快乐
工作的快乐=工作过程的快乐+成就带来的快乐+其它快乐
生活的快乐=娱乐+健身的快乐+物质生活的快乐+其它快乐
爱情的快乐=性生活的快乐+夫妻互爱之乐+其它快乐
亲友之乐=亲人之间互爱的快乐+朋友愉快合作之乐+其它快乐
生活质量=人生得到的快乐总量/寿命
由公式可知,人生得到的快乐越多,则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如果得到的快乐不多,而寿命却比较长,则说明生活质量不高。
以上所建立的公式只是为了说明快乐的原理,而没有量化。
(本文是初稿,写于2002年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