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节约意识,一时造成的浪费或许不多,一代人造成的浪费必然很大,代代相传将严重影响民族的发展。
资金是发展事业的重要基础,建立经济基础要有完整的计划和耐心。很多人为打好这个基础花了不少时间,快则几年,慢则十年、二十年。发展之初,很多人缺乏资金。这时候所挣的钱也不多,如果开销大就难以积累,但也不能过分节约,以免影响心身健康。很多人由于挣得少、花得多,一生都没有积累成较好的基础,因而无所作为。许多青年人每年能挣2万元,如果消费8000元,还可以剩下12000元,七、八年后可以积累近10万元,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于人生发展来讲是相当重要的基础。
一般来说,基本的物质生活及教育投资是不能节约的,可以节约的是娱乐性的消费,如旅游、渡假。只有保持较好的营养,健康才有保证。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成才。即使再穷,也不要买几本书就心疼。有些人怕交际应酬花钱而少交朋友,这样虽然可以节约一点钱,却少了很多朋友,于一生的发展、快乐生活非常不利。再穷也要适当交些有益的朋友,但不能为交际应酬浪费时间、精力及资金。
在发达国家,人们一边努力挣钱,一边疯狂花钱,很多人还向银行贷款消费。尽管他们花钱多,却很少浪费。在学生饭堂,很少看到剩饭和剩菜。在餐厅,许多顾客把剩菜打包回家。
金钱比起时间要便宜得多,因此,节约时间和精力,往往比节约金钱、物质更为重要。很多时候,宁可浪费金钱和物资,也不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些人为了节约一点钱,透支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很不值得。高手们都有花钱买时间的习惯,这样一时得利或许不大,但长远上争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个人发展十分有利。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生的一大目的,一生节俭不是好办法。单靠节俭并不能使人幸福,要幸福必须增加收入。只要挣多点钱,即使花费大一点也没关系。如果挣钱少,即使很节约也难以积累。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宴请相当多,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宴请常造成以下损害:
一、浪费时间和精力。拒绝邀请似乎不大好,犹豫了一些时间,最终还是应邀参加宴请。参加一次宴会往往要花费几个钟头,比如吃一顿饭就要两个小时。
二、浪费资金。许多人因为一次喜庆而花了多年的积累,一下子穷了下来,而且难以再发展,这不是喜庆,而是悲剧。如果将这笔资金用于发展事业,那该多好。
三、浪费物资。宴桌上的美味佳肴常吃不到60%,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许多宴请看似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伤痛,一代人为此造成的损失或许不很大,但代代相传,于民族发展十分不利。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宴请,即使搞宴请,也要简单化,尽量避免浪费和节约开支。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拥有的资源居于世界后列。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对能源的总有效利用率不足10%,有90%的能源被我们分散、落后的开采方式和开采手段浪费了。而在能耗方面,我国却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大约30%的幅度,我国的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程度属于世界之最。如果我们能够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开采和利用我们的能源,那么,我国目前消费量的一半都可以节约下来。
假如每位国民都节约一点用水,排入江河的废水将会大大减少。假如每个地方的垃圾都妥善处理,那么垃圾就不会流向江河,江河的淡水就不致于“营养化”,可直接饮用的水将大大增加。假如每位国民都采用节能电器,比如节能灯、节能热水器,火电站的用煤量将大大减少。假如每座建筑物都采用科学的设计及施工方法,每年将可节约无数钢材和水泥。
日本的资源十分缺乏,使得日本人十分珍惜资源。日本人几乎从不浪费资源,而且千方百计利用各种资源。日本的刀和剑都十分轻巧,用料很少,该薄的地方从不厚,该厚的地方也不浪费。我国的刀剑则显得较为笨重,既不利于使用,又浪费用料。
我国山地占67% ,平原只占8.5%,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假如每个人都拥有可满足个人温饱所需的土地,那么,只要不发生长期的天灾,即使出现经济危机,绝大多数国民也能保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这对于民族的稳定发展将万分有利。而今,许多耕地被非法占用,全国的耕地正在逐年减少。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的话,若干年后一旦发生危机,必然会酿成巨大的灾难。可见,耕地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本,节约用地应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发展知识经济可以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例如,运用先进的技术,可大大提高普通钢材的性能,从而节约用钢。又如,建筑设计合理,可节约大量材料。未来社会,资源决不仅仅指地球上的资源,而是指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资源。假如民族的科技水平低,利用外星球资源的能力就必然跟不上发达民族。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的方法搞节约,依靠科学的方法开拓新的资源。
(本文是初稿,写于2002年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