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内容

多让青年挑大梁

2004年05月19日
 

  在“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制、发射过程中,一批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说明我国近些年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中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也说明我们的用人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然而,一条最近发生在美国的新闻却仍然使我们感到震惊:在把“勇气”号探测器成功送上火星的历史性工作中,担任火星探测器着陆系统总工程师的,竟是年仅28岁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李炜钧。面对这一事实,在震惊之余,我们也深感我们在对年轻人的培养和使用中尚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有着按尊卑长幼排座次的长期传统。这种传统,用于礼仪性场合自有合理之处,但用于人才的使用则可能造成失误。在一些人看来,“不成熟”、“不牢靠”、“知识根底不深”似乎是青年人的通病,因而不能担当关键性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用人观念虽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却仍在或隐或现地制约着我们对青年人的使用。让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去担当一项诸如火星探测器着陆系统总工程师之类的重大任务,不少人恐怕是会投反对票的。

  事实上,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知识的多寡和技能的高下很难以年龄来划线。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富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是很多老年人所不及的。青年人的这一优势,是带有本质性的,也是应当十分被看重的。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经典力学的创建者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才24岁。“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在26岁时发现了相对论。作为“原子之父”的费米,在建立弱相互作用理论时,也只是30岁刚出头。事实证明,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强烈的创新思维,才真正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在青年人身上表现突出。因此,这样的青年人理应成为社会的栋梁,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近几年的两院院士增选中,已有数名三十多岁和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分别进入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队伍。这看上去只是年龄上的变化,其意义却决不可低估。它展示了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应当明白,是否有更多的青年人挑起社会的大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与否的标志之一。一个老气横秋的社会,必然是没有创造力和前途的社会。一项没有大批青年人参与的事业,必然是走向穷途没路的事业。青年既是国家的明天,也是国家的现在。只要我们摒弃错误观念,更充分地发掘青年科技人员的潜能,更大胆地委青年科技工作者以重任,像李炜钧那样的人才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有一大批这样的优秀人才,何愁我们的科技事业不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多让青年挑大梁” 的相关文章

尚贤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一个民族要想发达,不仅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还要广揽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秦国有一个短暂时间摈弃知识分子,国力马上受削弱,但是很快被纠正过来。一大批著名知识分子如...

尚武

      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最大灾难。在历史的长河中,残酷的战争曾让多少亿万地球公民死亡。在人类的激烈竞争中,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经得起战争的磨砺,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无数善良的人民都希望和平,但这良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一些战争的产生。因此,我们应有战争的准...

忧患

      无论何时何地,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只是挑战和机遇或大或小而已。发展得力,就是机遇;发展不力,就是挑战乃至灾难。任何一个懈怠、疏突、大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时的损失或许不明显,但在长远上将造成不小的损失。长期积累的懈怠、疏突或大意,足以令个人...

开放

    一个强盛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闭关自守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只有开放的人,才能较好发展。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  小平同志曾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不能依靠他人发展,我们要大力发...

尚武与算术

    尚武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尚武是可以计量的,用最简单的算术就可以计量出尚武的内涵。   1、假定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假定是有根据的,整个的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可以作证。具体到某一场战争,可以推迟,也可以提前爆发,甚至可以避免。但从长期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的经常现象。我这里要...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五四运动八十年祭

  今年是“五四”八十周年,也是二十世纪对“五四”的最后一个十年祭。   “五四”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最重要的一次启蒙运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的精神虽然长期湮没不彰,但是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五四”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它是全人类的需要,更是中国人民的需要。   中国的启蒙应该说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