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内容

质量就是生命

2004年05月22日
 

  宏伟的三峡工程下闸蓄水,“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面对此情此景,三峡建设者们心潮起伏,也不禁想起许多往事。比如,奥地利焊接专家罗伯特先生曾被三峡总公司聘为专业质量总监,他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当时有人适应不了,认为我们的标准已经够高了,这不是小题大做吗?牢骚反映到总经理陆佑楣那里,一向温文尔雅的陆佑楣发火了,激动地说:“质量就是三峡工程的生命。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这件旧事之所以不时被人们提起,是因为这反映了三峡建设者们的一种共识:质量就是生命。

  有人说,三峡总公司之所以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当监理,就是要“请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三峡工程从开始到现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个人、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严谨审慎,精益求精。这一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质量意识来自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造福中华民族和后代子孙的千秋功业。百米高坝不但要经受滔滔江水的检验,也要经受历史和后人的检验。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就没有过硬的工程质量。三峡人常说:“三峡工程无小事。”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年逾九旬,作为专家组副组长,经常爬到几十米高的工程面上检查工程质量。建设者们正是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单元工程、每一个零部件,确保了工程质量。

  高质量来自科学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度,工作就做不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比人更重要。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科学管理机制是工程建设质量的可靠保证。正如一位担任三峡工地监理的美国专家所说:“中国文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而我在三峡工地上感受最深刻的,是一种科学而严谨的制度力量。靠这种力量,中国人完全能在三峡创造人类奇迹。”

  人类社会的许多伟大发明和创造都是科学力量和科学态度的结晶。质量观念,实质上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高质量需要实事求是,高质量需要精确严谨。兴建三峡工程的目的就在于以科学的力量改造自然,降伏灾害,造福于民,而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精细作风是使之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可以说,科学态度、科学制度和敬业精神、创造精神一道,铸就了宏伟的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的意义不仅在其规模的庞大和功效的巨大,也在于其弘扬了一种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精神,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建设队伍。三峡工程和三峡建设者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一旦凝聚起来,完全可以创造移山填海的人间奇迹。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质量就是生命” 的相关文章

尚贤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一个民族要想发达,不仅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还要广揽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秦国有一个短暂时间摈弃知识分子,国力马上受削弱,但是很快被纠正过来。一大批著名知识分子如...

尚武

      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最大灾难。在历史的长河中,残酷的战争曾让多少亿万地球公民死亡。在人类的激烈竞争中,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经得起战争的磨砺,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无数善良的人民都希望和平,但这良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一些战争的产生。因此,我们应有战争的准...

忧患

      无论何时何地,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只是挑战和机遇或大或小而已。发展得力,就是机遇;发展不力,就是挑战乃至灾难。任何一个懈怠、疏突、大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时的损失或许不明显,但在长远上将造成不小的损失。长期积累的懈怠、疏突或大意,足以令个人...

开放

    一个强盛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闭关自守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只有开放的人,才能较好发展。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  小平同志曾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不能依靠他人发展,我们要大力发...

尚武与算术

    尚武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尚武是可以计量的,用最简单的算术就可以计量出尚武的内涵。   1、假定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假定是有根据的,整个的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可以作证。具体到某一场战争,可以推迟,也可以提前爆发,甚至可以避免。但从长期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的经常现象。我这里要...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五四运动八十年祭

  今年是“五四”八十周年,也是二十世纪对“五四”的最后一个十年祭。   “五四”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最重要的一次启蒙运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的精神虽然长期湮没不彰,但是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五四”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它是全人类的需要,更是中国人民的需要。   中国的启蒙应该说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