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内容

中华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2017年03月09日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形成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来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同时也受到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从中国传回去的人本文化的影响。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有两个重要传统。第一个是“以史为鉴”。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强调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历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统、最完备的,仅正史就有二十四史或者说二十五史,还有很多野史和辅助性历史资料。每个朝代政权相对稳定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修订礼乐,第二件事情就是修前朝历史。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是这个传统的一个成果。
  商灭夏,周灭商,在历史上被称为“汤武革命”。夏商两代的历史给周王朝非常深刻的启示。以历史为借鉴,周王朝一开始就认识到一个重要的道理:“天命靡常。”天命并非恒常不变,不是获得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它是会因人而变的。那么,天命是如何变化的,又根据什么变化呢?《尚书》里记载了周人对历史的总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人提出了一个重要观念――“敬德”,而且要“疾敬德”,国家治理者要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即决定命运和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上天是根据民意来行事的,《尚书》里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等。“王者以民为天”。中国文化里的天不是简单地指天空的天,也不是一个造物主的天。天的含义很丰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点在于人不是受外在力量主宰的,而是靠自己德行的提升来行动。
  中国文化中的第二个重要传统是“以天为则”。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中国人非常强调以天地为榜样,向天地学习。传统上用“德配天地”来赞扬孔子。圣人的品德能够与天地相配,与天地一样高明博厚。人绝对不能妄想去做万物的主宰,而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是这样的广大无私、广阔包容。人们首先就要学习天地的这种品德。同时,天地也是非常诚信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道是从天道学来的,天道诚,所以做人也要诚。
  人不仅要向天地学习,还要向万物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要人们学习小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又有两句诗描写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是用竹子做比喻,人们要学习它从根子上就要有做人的气节,地位再显赫也虚心谦下。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人提到要学习的物,就是“水”。古书记载,孔子遇水必观,非常注重向水学习,因为水的品德太多了。老子也说:“上善若水”。水总是往下流,普润万物,却从不居功自傲,也不要求回报;水能够包容万物,却没有自己的形状,而是随器赋形。这彰显了“道”的精神。
  纵观近几百年来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或社会的关系、人自身身心的关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紧张,这与传统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式微颇有关系。现在亟须重振这种精神,正确阐释和弘扬中华文化中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将它贡献给世界。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中华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的相关文章

尚贤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一个民族要想发达,不仅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还要广揽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秦国有一个短暂时间摈弃知识分子,国力马上受削弱,但是很快被纠正过来。一大批著名知识分子如...

忧患

      无论何时何地,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只是挑战和机遇或大或小而已。发展得力,就是机遇;发展不力,就是挑战乃至灾难。任何一个懈怠、疏突、大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时的损失或许不明显,但在长远上将造成不小的损失。长期积累的懈怠、疏突或大意,足以令个人...

开放

    一个强盛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闭关自守的民族,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只有开放的人,才能较好发展。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不可能发达。  小平同志曾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不能依靠他人发展,我们要大力发...

爱国的六大误区

    在最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20字准则中,爱国在众多品质中脱颖而出,成为公民最基本最首要的道德内容:如果连祖国都不爱,又如何能够对一个人提出别的道德要求呢?  中国字典中有一个令人汗颜的词汇:汉奸。在近现代中国遭受欺凌的岁月,是一大批被称作汉奸的人写下了民族历史中最屈辱黑暗的...

尚武与算术

    尚武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尚武是可以计量的,用最简单的算术就可以计量出尚武的内涵。   1、假定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假定是有根据的,整个的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可以作证。具体到某一场战争,可以推迟,也可以提前爆发,甚至可以避免。但从长期看,战争是人类社会的经常现象。我这里要...

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军队的士气

      尽管一个国家在军事组织方面,具有极良好的规模,但是政府在同时却不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不会强盛的。也许像英国人,位置在一个孤岛上,有了强大的海军足以保护他们不至于受到外国人的侵略,所以一个银行家的头衔可以比军事上的勋绩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