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意志 > 磨炼意志 > 正文内容

如何进行心理上的自我锻炼?

2004年01月14日
  
  人体中任何东西都和心理发生联系。心理因素能有效渗透到人体各个微妙之处。四通八达的脑内联系加之人脑积蓄的大量过剩的情感能量,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人体内最强大的感官。该感官的潜在能力有时表现为心灵联系的奇迹,有时表现为疾病。暗示和自我暗示的解剖生理基本机理大体上已很清楚,她完全是物质的,是可认识的。 
  在几千年民间医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催眠疗法。今天在治疗许多由于某种程度的神经失调而引起的疾病中,催眠疗法已被公认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医疗手段。 
  苏联π・洛布津教授在同别人和著的《心理卫生的自动调节》一书中,对自我锻炼写到:“现在,自我锻炼在全世界被广泛承认是一种心理治疗、精神预防、心理卫生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能提高集体非自主功能的自动调节能力。现在,自我锻炼不仅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而且也用于治疗许多其他疾病以及机体失调。”在美国、加拿大有许多从事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和行政人员经常进行自我锻炼,他们认为自我锻炼是一种保持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在普通教育学、军事教育学、工程心理学、航空生理学、演技培养、运动员及手术医生训练、详细分析生物电流控制的复杂问题上,自我锻炼都得到了运用。它还应用于同急性和慢性心理紧张有关的某些职业。 
  自我锻炼广为流行是有许多原因的。其中有客观原因,如力求不用药物、而用生理方法来克服神经过分疲劳;也有主观原因,实际上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进行自我锻炼,不必去医院排队求医。自我锻炼还可以让人获得舒适感和愉悦感。一旦学会,每天只需要几分钟就可进行自我锻炼,而这点时间是人人都能保证的。除此之外,还有人详细制定了一些效果良好的方法,而且在做自我锻炼的时候,手里还可以做其他必要的工作。也就是说,自我锻炼,一般都不会浪费时间。 
  由于现代生活突然加快的节奏,要求人的神经系统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而人的机体在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依靠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差异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贯穿了人类发展的绝大部分过程,一直适应于缓慢的生活节奏。在效率优先的现代文明挑战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时候,人口膨胀以及竞争迫使人们不得不奋起求生存求发展。我一直都在疑惑,工业文明究竟是有助于人类还是加速人的灭亡。但不可否认,快节奏的的确确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人类在这一百多年以来,知识、科技都突飞猛进地发展,但这伴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的生理能力的大幅下降。这还不包括污染、自然空间的缩小、核武器的毁灭隐患。只是,既然大多数人都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就没有必要逆大众意愿而行。人们为了适应现代文明,只能促使自己紧张。而且主要不是需要肌肉紧张而是需要精神紧张的高度自动化和紧张劳动化,这使人们的神经形体过度紧张! 
  苏联学者A・β・C・瓦尔德曼,M・ M・科兹洛夫斯卡娅和O・C・梅德韦杰夫在他们写的专著《情感应激的药物调节》中写到:“在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处于情感长时间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同信息量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在完成各项生产活动使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心理紧张等状况相联系。在高度的、过分的情感紧张状态下,在超过个人心理适应能力的多次心理创伤的作用下,称之为‘情感应激’的身心被破坏的复杂综合症不断发展起来……长期服用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品不但不会导致平衡,相反会使控制情感的全部复杂动力系统受损,使时相状态发展缓慢”。正如M・M・哈纳什维利所说,“脑代谢机构旨在消除或限制病理动态过程发展,而脑代谢机构的活跃着重表现为出现各种周期性现象。这些变化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对健康有益的性质,而用药物消除这种‘病态现象’是不对的,它只能破坏完善的脑自动调节机能”。 
    自我锻炼,不仅能缓和情感紧张,甚至还能精确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神经心理状态。在自我锻炼的作用下,高级神经活动和机体各植物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病人主动接受治疗,这比被动的催眠疗法好。 
  自我锻炼的实质是什么呢?专家们认为,自我锻炼是由两个连贯的阶段组成的。 
  第一阶段是肌肉松弛,或称肌肉放松阶段,没有第一阶段是不能进行第二阶段的。自我锻炼的基本核心是善于使肌肉达到尽可能的放松和彻底的放松。 
  只有在肌肉完全彻底地放松以后,才能够转入第二个阶段,即形成和巩固新的条件反射以应答对自己暗示的某些意念。 
  在肌肉放松良好的情况下,言语信号能够形成不自觉的、不受意识和意志控制的条件反射。然而,这些条件反射可以自觉地(因为自我锻炼受意志控制)控制体内植物性神经活动过程。在许多场合,锻炼过程中多次重复的具体形象也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为什么需要肌肉放松呢?因为肌肉过分紧张会自动抑制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在情感领域和肌肉紧张状态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肌肉紧张正是恐惧、痛苦和其他不悦情感的外在表现。例如,我们见到一位面容紧张呆板,说话咭咭哽哽,呼吸急促,眼神发呆,呆若木鸡,神经颤抖的人,不需要问什么,就可以知道会有某种原因在使他痛苦、伤心和不安。这些征象反应了内心状态。 
  肌肉放松是积极情感的外在标志,是全身安宁、性格稳定、心满意足的外在标志。面容慈祥莞尔而笑,是放面部肌肉造成的。 
  人们一般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是靠放松肌肉来进行休息,加快入睡的。肌肉放松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做好休息的准备,以及从不眠状态转入睡眠状态。在恢复精力的睡眠之后,也会出现肌肉放松现象。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许多自我锻炼的方法,有的被吹嘘或者被锻炼者本人误认为是万应灵丹,比如轰动一时的甩手疗法、饮水疗法、鹤翔桩疗法……等等。但实践效果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往往对一些人效果显著,对另一些人却有明显的不良后果。这是因为各人的具体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差异造成的。因此任何作为治病的自我作用的尝试,都应该在经验丰富的专职医务人员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 
  具体的进行方式,首先要对准备进行的自我锻炼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除了具体的锻炼方法和进行程序以外,一般应具备有比较严肃负责的介绍资料,说明自我锻炼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事项。最后这两点是我们进行自我锻炼选择时首要注意之处。世界上每一种现存的“自我锻炼疗法”必然是有实用价值的,关键在于对你这个人的具体条件是否相适宜,不相宜就会有不良后果。中医常说“药医有缘人”“术治有缘人”,这不是说某种医术和药方对谁有缘法,而是其对某个人更为适宜而已。 
  在选定了自我锻炼方法之后,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试验过程。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看自己是否适应这种方法,另一方面机体也有一个适应过程。比如锻炼如果要求进行10分钟,不妨开始只做3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10分钟。 
  经过循序渐进,达到锻炼的时间要求之后,又有一个掌握量的规定性的问题,中医明确地叫做“度”,意思是适应具体锻炼者的耐受程度。这个概念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做机械、具体、刻板的规定,不是从群体出发而是从个体出发。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锻炼时期,也有不同的“度”的要求,这正符合辩证法的核心,“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中医要求锻炼者在每次锻炼之后感到神清气爽,精神增长,自我感觉良好。另外必须明确,进行自我锻炼的目的,不是追求成绩,追求一鸣惊人,不可以盲目地增加时间,无限制地提高难度。应当适可而止,达到“强健身体,增进健康”即是达到目的。 
  另外,我们中国传统的行为观念强调“守常”,强调“贵在坚持”。具体到为增进健康而进行锻炼时,就有一个理解的问题了。就职业性接触得知,有的人因不顾自身体质盲目长跑或慢跑而引起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呼吸道和全身性不适疾病。如果是针对身体某一方面的不足、不适而进行的自我锻炼,当原因已经去除以后,锻炼就该停止。这其实和用药治病的道理一样,病除以后就不必再用药了。因此我们强调自我锻炼的针对性,从而也主张随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变化的选择性。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学会坚强――读《牛虻》有感

“如何进行心理上的自我锻炼?” 的相关文章

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

    如将幸福、欢乐比做太阳。那么,不幸、失败、挫折就可以比做月亮。人不能只企求永远在阳光下生活,在生活中从没有失败和挫折是不现实的。  人生一世,挫折、失败,乃到天灾人祸的打击任何人都可遇到。例如,我们想申请去外国某所大学求学,但各种努力都告失败;想进一所名牌大学,但没有考上...

久经磨难必然坚强

   每当我们开始干一件事时,总难免要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你将一事无成。家长们常说:“孩子只要能立就能走,能走就能跑。”每个家长都懂得孩子不摔几跤是学不会不走和跑的。而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跌倒中学会走路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事实上,所有人都是这样长大的。   体育也是如此,工作也是一样。只...

寂寞并不可怕

    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能对人生有热忱,生活才有光亮。  人人都应跟上时代的潮流,否则会落伍,会寂寞。但是在跟踪时代脚步的同时,更要能经常保持一份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冷静,才可以知道真正的方向,而在适当的时候,对这时代真正有所贡献。  人生本来就注定要到处飘泊的...

“挫折教育”与“幸福品质”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西方有...

学会坚强――读《牛虻》有感

    牛虻(亚瑟・勃尔顿)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在革命斗争中学会了坚强,并支撑了他的事业。   《牛虻》以主人公坎坷的一生为主线,大笔勾勒和细致描绘了牛虻饱受压抑和摧残后,背叛了他曾笃信的上帝,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锤炼成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忘我战斗的革命者。作者(伏尼契)以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