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潜意识的力量

2004年01月14日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和推理,它只会本能地对基本情绪做出反应。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训练意识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我们的潜意识却是非常类似的。
  如果把潜意识比喻成一辆汽车的话,那么意识就是驾驶,汽车的动力在车内而不是在驾驶身上,要驾驶就必须学习导引这股力量。
  意识在强烈情绪激荡下,会将各种影像传给潜意识并被接收,就好像照相机一样:意识扮演着镜头的角色,对准你的欲望影像,并把它照在潜意识的底片上。
  想要用这照相机照出美丽的照片,同样也必须遵守一般的照相原理:焦距必须对准,曝光必须良好,时间必须拿捏准确。
  想要对准焦距,必须先具备清晰的明确目标,照片的构图必须谨慎精确,而且决定构图内容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曝光时间的长短,深受曝光当时欲望强度的影响,有经验的摄影师,很少对重要的影像只照一张相片;他们会一再的照同样的影像,直到得到他们所希望的照片为止。
  以潜意识对着欲望影像一再曝光,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你必须反复进行同样的过程,直到正确的影像被传送到潜意识为止。
  当你将影像映照到潜意识时,不要害怕使自己处于一种情绪高昂的状态。如果你的目标是值得追求的话,就不要害怕这种自我暗示现象,你将计划映照在潜意识上的强度,直接影响到潜意识激励你采取正确步骤迈向成功的速度。
  使潜意识发挥作用,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已。如果你不能说服他人与你合作,而且又无法遵守严格标准的话,一样不会成功的。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潜意识的力量”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