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用脑过度有害无益

2004年03月09日
   

小儿脑实质的生长很快,新生儿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相当于体重的1/9~1/8。成人的脑重,约为1500克,相当于体重的1/40~1/38,一般成人有140亿个脑细胞。

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在理论上的信息储存量,相当于藏书1000万册的美国国会图书馆的5倍,高达5亿本。大脑的潜能,几乎接近于无限。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普遍只开发了大脑的5%,仍有巨大的潜能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换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大脑只要没有先天性的病理缺陷,就可以说他拥有可以成为天才的大脑,只要大脑的潜能得到超出一般的合理开发,他的能力就不会比爱因斯坦逊色。

当然,大脑潜能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家长不要做"揠苗助长"的蠢事,尤其要注意:不要造成儿童用脑疲劳。

任何有悖科学规律的做法,不论有着多么善良的愿望或动听的理由,都应为我们所摒弃。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仍在探索阶段。

孩子在快乐、自由的童年里,个性特征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想象力、好奇心、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独立意识等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实,培育健全的个性比智力投资更重要。知识的增长,来日方长,性格的完善,关键在童年。

美国一位早期教育学家说?quot;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同时,孩子会由于这些情感而得病,影响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寄喜悦于昨天,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抱着喜悦的希望早起。"

家长和教师要摒弃命令式的管理,代之以支持儿童,激发儿童的潜能,使之懂得真诚、关心、合作与宽容,并更富有人情味。尤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和学习的承受力,不要使他们感到有负担和压力。

丹麦历史学家海内肯,4岁就撰写了《丹麦史》,此举一度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正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他的聪明才智时,突然传来由于大脑负担过重导致4岁半的海内肯脑力衰竭,最终不幸夭折的噩耗。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许许多多的天才儿童,一夜之间名扬四海,不久就销声匿迹,或者传出不幸的消息。

作为家长,绝大多数的人只是羡慕人家出了个天才儿童,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其实也拥有天才儿童一样的大脑;所以,当一些天才儿童不幸夭折时,更多的家长只是替别人感到惋惜,并没有在教育和培养自己孩子上借鉴经验教训。

开发大脑,并不等于掠夺式地使用大脑,如过去的"头悬梁,锥刺股",这无异于自我摧残。

有人认为,人类大脑的潜能,几乎接近于无限,开发大脑,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用脑,这是一个误区。学生负担过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种错误观念造成的?quot;刀不磨不快,脑不用生锈"之类的民谚,足以体现出我们用脑观念错误的惯性。

近期,上海市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40.2%的学生每天学习到深夜,可见"减负"不仅仅是学校减掉家庭作业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全社会关注、普及用脑知识,用科学的用脑观念来培养、教育下一代。如果学校减掉的负担,家长又悄悄地给孩子加上去,如此"减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在脑疲劳的状态下,人就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紊乱等心智活动难以正常发挥的恶性反应。同时,长期脑疲劳,还会出现失眠、恐怖、焦虑、健忘、抑郁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由此可见,脑疲劳不仅不能开发大脑,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到人的智力潜能的正常开发。过度的脑疲劳,还会导致心脑血管及精神疾病,严重地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这是广大家长和教师所不愿看到的。

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它不仅会有知识的较量,更会有人格的较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包括科学地用脑,而不?quot;疲劳轰炸")和优秀性格,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用脑过度有害无益”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

科学精神的真谛:实事求是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它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辩哲学中分化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以军器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科技大量涌入中国,随之兴起的洋务思潮提倡“中道西器”、“中道西艺”,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后来的维新运动进一步推进“西学东渐”,并把西学扩大到...

中国人应该改变思维方式

      引言   前些日子有幸和日本的网上名人九哥相见,相谈甚为投机。九哥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中国人不仅需要提升道德水平,还应该改变思维方式”。生活在中国的朋友,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效应,难以体会到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可是在外国生活过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