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西方被人格化及异见被敌对化

2009年03月21日
1 不能将西方人格化,也不能将中国人格化,如同不能将领袖神化一样。

在动物眼中,所有的人都是一类,只要一个人曾经伤害过它,那么它就会对所有的人不再信任。人作为一个类别,在某种动物眼中,就是敌人,就是异已的力量,就是可能随时伤害自己的恶意对象。

我们一些朋友也将西方人格化、类别化了,将西方看成一个整体,一个随时侵略中国或世界的整体。

西方资本力量或作为经济动物的人,他们肯定以利益为重,他们在扩张自己的利益版图,正如中国人在扩张自己利益版图一样,只要他们遵守共同的经济贸易规则,那么,大家共同博弈,这种博弈不可能只有一方永远获利,最终结果必然是双赢,只有双赢,才能使双方都有增长点,在更高的层面上合作与竞技。

刻意将西方美化或妖魔化,都是片面的,非理性的。

西方由不同的力量组成,有上帝的力量,也有凯撒的力量,有缪斯的力量,也有撒旦的力量,西方传说里潘多拉魔盒里,放出来的多是幽灵与邪恶,但西方文明中,总有不灭的希望,正是希望,使西方火炬不灭,良知不灭,科学民主自由博爱精神,是希望的燃料。

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发展到现在,有什么区别呢?

西方拥有的,中国都在拥有,电灯电话网络飞船,只有一点中国人还有摸索,就是怎样用选票做成纸枷锁,锁住权力者无边的力量。西方公民的纸枷锁,真正能够发挥作用,使最高权力者与执政党对民意畏惧,对民心臣服,但东方的权贵们却联合了起来,用电话做成绳索,无形的绳子,捆住一个民族的自由。你不能随便说话,你不能自由发表意见,思想的翅膀不能飞越卡尔家的屋顶,只能在卡尔家的屋檐下,唱点山寨版的国际歌卡拉OK。

    2

不能将异见敌对化,不能将异见者敌人化,更不能将批评与谏议敌意化。不能将自己观点真理化科学化。

让我们看看中国的宋代,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称帝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转引《北京日报》三月五日《宋太祖的“秘密誓约”》)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国人上书谏言不得诛杀,这是千古文明定律,如果一个学者或一批公民谏言上书,希望国家基本国策有所进步,有所改变,如果严加整肃,或禁以软囚,那么谁还敢为国进言,如果一个国家听不见民间真正的话语,如果国民不能为自己国家进步与改变献策,那么,这个国家会成为怎样的一个牢笼呢?

敌人,就是希望置我们于死地的人,就是用暴力方式对我们进行侵犯的人,中国现还有这样的敌人么,如果我们将批评的声音或异已的声音都视为敌对势力的声音,或就是敌对势力,那么我们就是在制造新的冷战思维,制造敌人,与虚拟的敌人大战,最终结果呢,除了吓自己一身冷汗,于国于民有什么价值意义?

给自己洗洗脑子,醒一醒吧,我的同胞我的叔伯兄弟!

 

2009-3-21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西方被人格化及异见被敌对化”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手掌”上的三个世界――当代文化差异的考察

  笔者在1986年写作小书《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及论文《海派文化的性质》的时候,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相比照,将它们分别界定为"农业文化"与"工商文化",同时还指陈这两个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以阿拉伯文化为发表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说明三个文化的行进与互动,演绎出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至今...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