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阳之前可以先有阴,但若没有了阴,绝不能再有阳
再言之,从无生命的物质中演化出生命,物质属阴,生命属阳,此亦阴先阳后。若论死生,应该先有死,后有生。死不仅是生命之消散,同时也还是生命之未完成。生由死出,而复归于死,如是则仍是阴先阳后。
老庄言,天地万物生于有,有出于无,而还归于无。生命来自物质,又归入物质。文化出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一切皆如此。
若用中国人阴阳观念言,应云“阳出于阴,而复归于阴”。阴阳之序列,不单是一先后的问题,乃是阳依附于阴而存在。没有阳之前可以先有阴,没有阳之后仍可以有阴。但若没有了阴,亦绝不能再有阳。
《易经》以《乾》、《坤》两卦代表阴阳。乾德为“健”,坤德为“顺”。健是动,顺也不就是静,其实顺还是动,只是健属“主动”,顺属“随动”。何以不说被动而云随动?因被动是甲物被乙物推动,随动是甲物随顺乙物而自动。主动和随动一样是“自动”,只是一先一后之间有分别。至于被动则并非自动,只是他动而已。
本文选摘自《湖上闲思录》,钱穆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