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法 > 正文内容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2004年01月14日
  
  东西方这几个字,范围很广。比如说东方,包括很多国家。本文所讲的东方主要讲我们中国。其实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跟日本是有差异的,但是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欧洲又有它的共性。
  欧洲如果细分,各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也有差异。比如东欧和西欧、南欧跟北欧的思维方式就不同。同样一个国家,德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南部和北部也有差异。本文只是浅谈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异。
  德国人跟我开玩笑时说过,你知道我们跟法国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德国人和法国人在死之前的愿望就能告诉你二者之间的区别。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再问德国人,他会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做一次报告”。
  一种思维方式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美国人给一个日本人写信,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他一看马上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面才讲些客套话。日本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拿到美国人的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前面都是寒暄等等。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有这样一个例子:德国人、日本人、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3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特征�它们在科学上的意义又是什么?”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后接着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根据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这种鱼能不能生长?”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这表明3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特点。
  当然,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比如说,目前中国的年轻人比老一辈更加具有竞争、务实意识以及时间、效率意识,他们比以前更讲究实际。这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社会心态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必然反映在思维方式的变化上。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感觉得到,但不容易反馈给对方。一次,我们的代表团举行告别宴会,答谢接待方。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双方都认为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当代表团走后,主人对我讲,他非常不喜欢那位团长。我说你们刚才不是谈得很好,双方都很满意吗?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不满意的地方?他说这是没法表述的。他告诉我说,当代表团团长与他握手时,眼睛却看着别人,竟然还跟旁边的人讲话,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按照德国人的习惯,握手时眼睛必须看着对方。可惜这位团长没有机会听取这位主人对他的意见。
  有一年,荷兰有位高级贵宾来中国访问,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看见一群孩子站在园门口迎接她,感到心里很不舒服。参观幼儿园的教室时,孩子们都背着手,面部表情严肃。回国后,她请我到她家里观看她拍的幻灯片。并说这是她这次访问最不舒服的一天。天正下着雨,为什么让孩子到门口来,为什么孩子都笔挺地坐着。要知道五六岁的孩子是非常调皮的,吵吵闹闹是正常的。
  我们的代表团出访,在活动的最后一般都是交换礼品。我们把礼品送给德国人后,对方立即打开并表示感谢。我们代表团的人问我,为什么他们那么急不可待地看礼品,是不是对我们送的礼品不放心?我说不是,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德国人也问我,你们为什么不看我们送的礼品,是不是对我们的礼品不感兴趣�我说不是的,回到旅馆后,他们绝对会打开欣赏。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但却反映出思维方式的差别。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一是因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情谊。我们不是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在德国很淡漠,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德国人不会很激动。而我们常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落叶归根等等,本乡本土观念很强,这些都跟我们的社会有关,带有浓厚的情感。这种感情因素在西方,恰恰表现得很淡薄。
  从哲学和文化体系角度说,我们受影响最深的是儒家哲学,而他们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里恰恰强调的是一种“义”。“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的也是“义”。现在有了一些变化,有的人主张义利兼顾。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他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这就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形成的,不能说谁优谁劣。我们讲这些是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对方,便于我们进行国际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瞄准社会的需要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的相关文章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几乎完全不同,我们是简洁少言的方式。汉语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同时也引人遐想,趣味无穷。中国的哲学书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如《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

诺贝尔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诺贝尔科学奖对于人们可以有多种启示,无论是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和领导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思考和借鉴。科学家从选题方向、学科趋势、研究方法等方面得到借鉴;社会科学家可以从人文角度,对获奖者进行多种研究和分析;但或许最能从中获益的是科技决策的领导层。诺贝尔科学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

日本重视研究失败学

     2002年12月9日,东京大雪纷飞,寒气袭人。东京大学农学系弥生讲堂里却热火朝天,政府、企业、大学和医院等100多位代表在这里为成立日本失败学会而喝彩。  迄今为止,日本失败学会已经掌握了1800多件失败案例,其中630件已由各领域的专家查明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

达尔文的想象力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

迟到的反应

  中国近代史上十分悲壮的戊戌维新距今已整整百年。对近代中国来说,这一个百年可说是“激荡的百年”。而这一历史事件在这风云剧变的百年史中屡屡被人提起,不断被纪念,说明这一事件并未成为历史,而是和这百年史紧密相关,和我们的今天仍有某种“意义”关联。百年前的事件至今仍不失其意义,从这种角度来说,历史的...

美国基础教育注重能力和品格养成的教育

    人文科学教育重于自然科学教育   很多考察过美国基础教育的人都发现,其基础教育的重心并不在于自然科学的教育,而是在于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业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能力的养成教育。美国中小学里的自然科学教育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