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良习惯选择健康生活
告别日常不良习惯
一天下午,北京的安小姐在自己家里和丈夫发生了争执。事情很简单,刚从外面回来、热得满头大汗的丈夫抓起桌上的西红柿就咬,安小姐不乐意了,非得让丈夫先洗手再吃东西,丈夫图省事不愿去,两人就此吵了一架。安小姐气乎乎地说:“都非典期间了,像你这么不讲卫生,不生病才怪。”
随着非典的肆虐,当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才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有那么多危险的不良习惯。诸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随地大小便、乱吃野生动物等,这些我们从幼儿园时就开始受到教育不要沾染的恶习,到现在还不能完全克服。
于是,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对危害公共卫生行为进行处罚的办法,如对随地吐痰最高可以罚数百元,同时对举报乱倒垃圾行为进行奖励,发动全社会一起向不良陋习开战。
5月8日傍晚,家住北京市兴隆家园的佟女士随手向楼下抛撒了一袋垃圾,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一过程被同楼的邻居拍摄了下来。邻居义愤填膺地将证据交到了高碑店城管部门。在确凿的事实面前,佟女士无话可说。举报人的正义之举也获得了市城管执法局关于举报乱丢垃圾的首次500元重奖。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为了抵抗非典,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公园里、小区里、马路边,但凡有点空地,都能看到挥舞球拍的身影。而到户外爬山的人也越来越多,更不用提大量骑车或是走路上下班的人了,总之一切能强身健体的活动都受到青睐。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记者早8时左右前往香山。但刚过香山环岛,车就走不动了,在排成队伍的车的前面停着两辆警车,旁边竖一牌子―――“香山停车场已满”,只得返回。又一天下午,记者再次去香山,仍然没能找到停车位,只好将车开到不远的八大处。一些找不到车位的人干脆沿着马路边的野山坡往上爬,60多岁的韩老太太气喘吁吁地说:“越是非常时期越要自己找乐子,在家憋了那么久,出来爬爬山,既锻炼,又开心!”
养成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也得到了重视。如今在外面胡吃海塞的少了,通宵熬夜的也少了。在媒体工作的陈先生由于工作需要,经常熬夜编片子,如今他无论多忙,都坚持按时回家躺在床上睡一会儿。陈先生感慨地说:“有人说,60岁以前用健康买一切,60岁以后用一切买健康。以后可得改了这些毛病。”
还有分餐制,也开始流行开来。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小赵,过去经常邀上三五个同事,到附近的饭馆聚众吃饭,觉得在一个碗里吃菜热闹。现在上餐馆吃饭,也采用分餐制了,用公用的勺子、筷子把菜夹到自己的碟里后,再用自己的那份餐具进食。小赵说:“每一个人都注重自己的健康,不希望自己,也不希望给别人带来麻烦。”
将健康习惯进行到底
当非典到来时,每个人都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但是,随着非典威胁的逐渐消退,人在情绪、认识上就会慢慢放松,行为习惯也会慢慢松懈,那么,过去那些生活陋习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非典给人的震动太大了,从人的行为形成、发展角度讲,它会给人们留下痕迹。”吕姿之说,“但我们不能指望人们在一夜之间养成卫生意识和健康习惯。从健康教育的角度讲,不利健康行为要靠全方位、多角度地来约束。”
除了基础的正规教化、社会倡导,还需要有必要的法律规章对不良行为修正和约束。
此外,物质支持也很重要,现在许多公共场所卫生硬件设施的建设仍不完善。比如当我们在外饭前便后要洗手时,却找不到洗手池,或者见不到肥皂或洗手液。再比如在郊外的一些地方,有人想方便时却找不到厕所,只好就地解决。
再有就是创造一个知识性的社会环境,提供人文社会支持。要在全社会树立讲卫生的风尚,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