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生活方式 > 正文内容

新知青,旧疾病

2004年04月28日
      新一代知识青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几乎成了被压垮的一代和中年知识分子一样,新一代知识青年也同样面临着社会的转型期,所幸的是,他们几乎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感受到了转型之痛,因此适应社会比已经定型的上代人要容易一些,加之他们的身体正值旺盛期,所以,过劳死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出现。
 
 
  然而,过去的一些中老年疾病以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分子)化”的态势告诉人们,很多新知青已经成为潜在的过劳死病人。
  如果说,上一代知识分子是累倒的一代的话,新知青很可能成为被压垮的一代。
  重压之下的新知青生活他们正值青春,属于那种“身体倍儿棒,吃吗吗香”的年龄。但很不幸的,他们病了,在不经意间。
  新知青们,通常在早上8点钟以后起床,不吃早饭,就赶去上班。他们成天对着电脑工作,吃饭不按点,饥一顿饱一顿。晚上要么加班要么应酬,是熬到很晚的都市夜归人。
  他们的双休日,要么充电,要么加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没时间,或感觉自己没时间,许多人三过父母家门而不进;许多人简化了生活程序,比如不谈恋爱直接上床,迅速结婚飞快离婚等等。
  新知青多半生活在城市的中上流社会,无论从年龄优势还是经济实力上讲,他们是最有资格享受生活的人。
  下班了,时尚的白领们三三两两邀约去过夜生活,歌舞升平,纵酒狂欢,通宵达旦地徜徉在诱人的夜色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的胃甚至整个身体都在慢慢受到疾病侵蚀。
  一方面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更重要的方面是――生活压力的无法排遣。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新知青们首先需要过关斩将争夺好的工作机遇。好不容易上岗后,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工作的不牢固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唯有拼命工作,以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在没日没夜的苦战中,稍微放几天假他们就恍如隔世,无比失落。两天不看新闻,一周不学习专业,就会痛心疾首地感觉到要被世界抛弃掉了。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导致死亡的10个主要疾病中,一半可以追溯到与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疾病,已成为“头号杀手”。
  所以,新知青病,首先要从他们的生活方式上去检讨。
  新知青综合症今天,你要是当着100个新知青读一遍“亚健康有哪些症状”这样的文章,就会有99个人立马垂头丧气,剩下那一个多半已经被吓跑。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从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北京的亚健康率是75.31%,上海的亚健康率是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
  一位医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亚健康问题,几乎就是新一代知识青年的综合症。“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的慢性疾病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于新知青们来说,如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离自己已经近在咫尺了。
  医生介绍,经常过量摄食、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扰乱了正常的代谢,而体力消耗又相对较少,为新一代知识青年患脂肪肝和肥胖的发病提供了条件;长坐办公方式,无暇锻炼,久而久之,颈椎病就会找上你,同时导致颈部僵直、两肩酸麻、精神萎靡不振。此外,工作中用眼过度、长时间注视屏幕、睡眠不足、压力太大等都会导致头经常一跳一跳地痛,并伴有眩晕现象。
  北京市人民医院的一位主任医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少最爱光顾夜宵店的白领人士是他们医院的常客。由于肠胃里堆得太多,不仅易诱发胃癌,还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不久前,北京市卫生局的“健康睡眠”咨询活动中,35岁以下的咨询者竟占了40%,医学专家指出,年轻人的睡眠问题已日趋严重。
  我们身边大约有1/3的人会遭受失眠之苦,常常反反复复彻夜难眠,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听到抱怨:功课太多,工作太累,没有时间睡觉。
  有研究表明,20年前的生活方式决定20年后的身体状况。年轻时不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陷入“前半辈子以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的境况。
  今天新一代知青的如此青春活法,不累倒也得压垮,显性和隐性的疾病早晚会找上他们年轻的身体,而他们难免成为被压垮的一代。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新知青,旧疾病” 的相关文章

积极生活

  如果拿西蒙・波伏瓦(1908―1986)和汉娜・阿伦特(1906-1975)做一个比较,后者的不同寻常的本色才更充分地显示出来:西蒙・波伏瓦通过她的种种实验――包括文本方面的以及与萨特的关系等,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她个人的存在,一个叫做西蒙・波伏瓦的人曾经以这样那样的惊人骇俗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出...

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吗?

    人类对于自身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样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人类可不可以预测自己将会得什么疾病,从而及早地预防呢? 天气突然地变冷会让我们感冒,吃了毒药会让我们死亡。对此,科学家更多会思考 “为什么”。在21世纪初...

享受快乐的八个要素

    健康    这是快乐的第一要素。唯有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康健,我们才有可能快乐。就生理角度而言,体肢健全,无疾病伤痛之困扰,自然容易快乐起来。这一点的判别,也较容易。但就心理角度而言,却难以一言蔽之。年青人,由于阅历尚浅,定性不够,容易被一时喜好所影响,迷醉某种因素,或网络,或爱...

亚健康状态的防治

       “求得身心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则是世界范围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WHO阿拉木图宣言1978)。”“21世纪是预防医学的时代”,医学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而不只是“关于疾病的科学”已成为共识。我们希望拥有一...

经营快乐九大法则

        幸福快乐也是可以经营的,只要你遵循下述九大法则。一群科学家本着求解与实证的精神,通过对数千例样本的追踪调查,终于破解了达致幸福境界的奥秘。 一、接受自己的相貌 快乐法则的第一条是,停止再将自己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