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比较合理”离合理还有多远?

2004年09月04日
据《大河报》9月1日报道,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对高校的收费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由国家、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共同分担高校培养成本的机制。目前,高校收费政策应该说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高校的收费制度不完善在什么地方?“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合理在什么地方?新闻没有明说,笔者试图对此作个回答。我们知道,在90年代初,大学基本还是义务教育,学生每年缴纳的费用只有几十元。到90年代中期,开始收取的学费加上宿舍费,大约500元左右。而到最近几年,仅学费一项,大部分学校都在5000元左右,加上宿舍费和其他杂费,往往要到六七千元,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生活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上下。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这里可以看出,比较合理的就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学费也提高了,而所谓的不完善就在于学费以远远高于居民收入的水平在增长

  所谓“比较合理”,还有一种理解,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再重申,2004年高校收费标准将继续保持稳定,不得设立新的项目。但是现实是还有一些高校依然我行我素,收费涨个不停。据媒体报道:山东省教育厅宣布该省普通高校的热门专业学费上浮10%;湖南各高校热门专业学费由学校在省定统一收费标准基础上,上浮幅度不超过30%;福州大学去年各专业学费是每生每学年3900元,今年涨到5460元,涨幅高达40%……高校的我行我素,看起来也是“不完善的”。

  比较合理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财政能力所限,目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仅在总量上严重不足,而且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九十年代以来教育产业化提出以后引发的教育高收费问题,越来越超出居民的承受能力,制约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那么这种“轨”是如何接的呢?看起来,这也是不完善的地方。

  “比较合理”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这种收费标准是当前高校的在校生人均教育成本的合理反映。事实上,我国高校目前的成本核算还没有真正进行,运行费并没有成本的内涵,其意义是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按运行费核定高校学费是不合理的。即使按运行费来核定学费额度,也应该对学校的运行费进行严格的审计,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运行费缺乏基础数据,基本是一笔糊涂账,即使有一些数据,也按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拨款额度折算后再加上很多并非教育成本的项目费用。由于目前尚不能测算出准确的培养成本,故国家规定一律暂按学校的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一定比例计算。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有人曾经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测算方法进行了如下计算,现在假定2002年的人均学费为5000元,则可以得出现在大学生年人均培养成本为20000元。如果一个大学有30000名在校生,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校年运行支出为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在校生规模在30000人左右的高校不少,年运行成本达到6亿元的却几乎是凤毛麟角。因此,所谓的培养成本也被严重高估,这或许就是不完善的地方。

  笔者以为,高校收费的不完善,最集中地表现在超出了现阶段居民的承受能力,个人承担部分极其不合理,由此导致了不少因为学费而发生的悲剧。从不合理到合理,从不完善到完善,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并不是用“基本合理”“比较完善”所能概括的,在这种“比较完善”和“基本合理”的幌子下的“不完善”“不合理”,才是问题的焦点所在。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比较合理”离合理还有多远?”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