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莫让教材在循环使用中失去功用

2008年09月08日
随着新学期开学,教材循环使用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但是,浙江萧山中、小学新学期开始作出课本循环使用的规定,新发课本一个字都不能写,否则双倍罚款,学校称这是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对此,众多家长自买课本。(9月7日今日早报)   教材循环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教育成本,好处多多,自不必说,但让学生在教材上“一字不着”,势必太过苛刻,现实中也并不可行。   一是一些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在教材上“圈点批注”的习惯,如果让他们按照校方的硬性规定,时时注意维护教材“形象”,则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虽然循环使用的并不是主科教材,也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在教材上适当作些“圈点批注”,或存疑,或感悟,哪怕一个符号,一个字词,一句心得,都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巩固记忆;三是“双倍罚款”,于法无据,校方有借此渔利之嫌。

  不顾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一味地强调教材的干净整洁,不顾教材的实际功用,而一味地强调其“经济效应”,不免给人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感觉。为了避免被罚款,一些家长干脆为孩子再买一套新书使用,将循环教材存放起来,到时上交。这样一来既造成新的浪费,也失去了循环利用教材的本来意义。

  如何把教材循环使用好事办好?笔者以为,目前工作重心还应该放在宣传引导上,要考虑到城乡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不必强制推行;其次,学期末根据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受损程度,由校方决定是否回收,对那些圈点污损严重,不能回收再循环使用的,可以作价由使用人购买收藏;三是加强对回收教材的“无害化”处理,除做好卫生消毒之外,还要做好回收教材的修复工作,如设法消抹掉圈点痕迹,使教材达到重新使用标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印刷一本教材需要消耗掉一定量的树木,但是,它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有时并不是成比例的。因此,在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工作中,相关部门不能只看到少砍多少棵树,还要看到多开发多少智力,不能让教材的功用在循环使用中被抹杀被忽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莫让教材在循环使用中失去功用”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