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无趣”的牛顿缘何是大师

2009年01月13日
关于文理分科的利弊是非,争议由来已久。反对文理分科的人,期待文理融合能使中国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什么样的人物才够资格称大师,历来还没有一个太确定的标准。如果我们把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牛顿称为大师,恐怕不会有太多人表示反对。但读过这位科学巨人的传记之后,你会发现大师的形象定位与我们的猜想也不一致。

  英国皇家工程兵退役中校维拉米尔和经济学家凯恩斯都曾为牛顿立传。由爱因斯坦作序的维拉米尔版《牛顿其人》,依据翔实资料披露牛顿缺乏审美情趣,知识结构不完整,对文学艺术没有兴趣,基本上是个无趣之人。而凯恩斯版《牛顿其人》依据传主的晚年手稿指出,作为科学家的牛顿同时还是一个巫师,一个炼金术士,而不是纯粹的科学理性的化身。

  我们不妨大胆一点设想,如果牛顿生在当今中国,他的成长一定会被很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以至越俎代庖地设计,即使他真是一个天才,也会在别人的忧虑和设计当中毁掉,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很多时候扮演的不正是这种角色吗?

  哼哼,说不定对自然科学特别感兴趣的牛顿,会被强制学习一些文学艺术课程,因为咱们的专家将很多社会问题都加在了人文教育缺失的头上。然而,人文素质的提升,是通过开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吗?

  牛顿求学的17世纪中期,尚不存在文理分科的问题,那时尚未建立近现代科学体系。牛顿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多是由自己的兴趣所导引的,而他在学校课程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现今的西方教育制度大多是不主张文理分科的,但也并不刻意强调“全面发展”,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减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一种教育制度的优劣,其重要的评判标准在于,是否违背人的兴趣发展规律。而兴趣本身就是有偏重有方向的,试想,哪一个学生的兴趣能够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只能证明没有兴趣,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具体到时下众说纷纭的文理分科问题,笔者以为,其实,统一的文理分科或不分科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没有顾及到当事人的兴趣发展,而兴趣的呵护在于选择自由。如果一个学习者真被承认是一个主体,他的基本选择权得到尊重,他可以比较自由地组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考试科目,那么他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当前的教育制度设计,最大问题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未确立,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常常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进行各种改革试验。学习和成才在一定意义上,更多要靠学生的自主性。但在现行体制下,学生只能按照别人设计的方式被动学习和应试。这才是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无趣”的牛顿缘何是大师” 的相关文章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一般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保健和心理防卫知识等。   2.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自我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