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她刻下“仁慈明敏”――苏州母校深情追忆何泽慧

2022年02月13日
 

 

“这是何泽慧先生亲手刻在摩崖石上的级训‘仁慈明敏’;这是何泽慧在母校百年校庆时的题词‘爱国奋进’;这个花园现在仍保留何泽慧读书时代的样子....。.”21日,在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的校园内,柳袁照校长在雨中边走边说,何泽慧的爱象空气,每天弥散在他们身边。

在柳袁照的记忆中,比起“中国居里夫人”这样响亮的名号,何泽慧更像是一位性情率真、让人感到温暖的老祖母。“老人虽然故去,但她撰写的石刻还留在十中校园里;她的爱国情怀、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会被每一个走过校园石径的孩子铭记”,柳袁照如是说。

 

她在这里度过学生时代

 

坐落于苏州古城东南的苏州十中是一座百年名校。由何泽慧的外婆王谢长达创办,当年名为苏州振华女子学校。出生在苏州的何泽慧,6岁进入振华读书,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整整12年。

走近闻道廊,何泽慧的碑廊装饰了白菊、黄菊围成的花圈,默默寄托着十中师生无限的哀思。

学校里至今还保存着何泽慧高中时代的几篇作文:一篇是纪念亡友的悼文,一篇杭州游记,一首记游的律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少女时代的何泽慧胸襟开阔,很重感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管用何种文体表达,都理畅词达,涉笔成趣。如《旅游杭州记》一文中写登北高峰所见所感:北高峰至矣。于是俯仰徘徊,纵览六合,见夫天垂如盖,日悬如燧,众山断续环拱,如砺如拳,川海萦回,若带若线。东海、钱塘、天目、武林诸胜,亦无不历历在目焉。1932年,勤奋努力的何泽慧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以校友杨绛先生的字命名的艺体卫综合大楼“季康馆”内,一张大照片让记者感到意外。这是1931年苏州振华女中排球队荣获江苏省冠军后拍摄的照片,站在最左面的何泽慧,留着两条粗黑的大辫子,散发着青春少女的活力,完全不是想象中戴着眼镜的“文弱女生”。语文老师徐思源说,当时,何泽慧的数理化、英文、体育、绘画、篆刻等都很出色。

1994年10月22日,秋日的黄昏,一位穿着灰色两用衫的老奶奶走进了苏州第十中学,她边走边问来到了西花园,寻找到一块刻石后,伸手细细抚摸。熟悉学校掌故的徐思源说,当时一位老教师看到这一情景,觉得这位老奶奶像是何泽慧,上前询问“是不是”,老奶奶回答“是”,并高兴地说“这是我刻的字”。这让学校兴奋不已,当即请她为同学作演讲。这张何泽慧回母校访问、题词的照片,已成为学校的经典照片与永恒记忆。

 

她拄杖在楼下等待校友

 

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何泽慧赴德国留学。在此期间,她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随后她又与丈夫钱三强一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约里奥-居里实验室做研究,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新中国物理教科书上,第一个出现的中国物理学家,就是何泽慧。

这位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学家,一生简朴、待人亲切温暖。柳袁照至今无法忘记第一次去看望何泽慧时的情景。当时他与老人约好见面时间,却因为叫不到出租车而迟到了半个多小时。当他急匆匆地赶到老人家楼下时,竟发现何泽慧老人拄着手杖,已在楼下等了他们半个小时。

从2005年到2010年,柳袁照和十中的老师们先后三次到北京看望何泽慧老人。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人慈祥的笑脸,就是她简朴的生活。徐思源回忆,何泽慧老人的家甚至有些破旧。她住的筒子楼,别人都嫌条件简陋搬走了,就何泽慧老人不肯搬家。

柳袁照回忆,第一次去看望何泽慧老人时,有一个细节令他印象深刻。在何泽慧老人家的书房门上,悬挂着一块小黑板,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些生活琐事。老人告诉他,这是钱三强还在世时写下的,至今还没有擦掉。柳袁照很吃惊,要知道那已是2005年,而钱三强逝世的年份是1992年。

何泽慧的女儿曾告诉他,家里的这些东西都还是父亲生前的样子,母亲不许他们动。就连女儿买了新房子让母亲搬过去住也被拒绝了。老人生活简朴是一个方面,或许这也是她怀念逝去爱人的特殊方式。

柳袁照校长说,何泽慧老人曾很认真地对他说:“我这辈子只有两个母校,一个是清华大学,另一个就是苏州振华女中。”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她刻下“仁慈明敏”――苏州母校深情追忆何泽慧”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一般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保健和心理防卫知识等。   2.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自我意识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自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