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二字校训的百年传承:“知”与“行”

2022年06月02日
 

 

北京交通大学思源楼的北面,枝繁叶茂的百年国槐荫蔽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知行”二字,为北交大的校训。这大概是全国高校中最简洁的一则校训了,一目了然,意味深长。

石碑厚重、槐花芬芳,每一天,无数师生经过“知行”碑,在这里留下了青春最美丽的回忆。他们在这里成长,从这里出发,走向祖国建设的舞台,将“知行”二字的内涵深刻地书写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知行”校训最早见于1923年北交大毕业生的纪念册。当时学校的校徽、校旗上均有“知行”二字。只是“知行”二字出自何人之手、什么时间书写等,尚无实证。

有学者研究提出,北交大“知行”校训的产生,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知行观有必然联系。孙中山的知行观,深刻影响了当时担任交通部总长并身为交通大学校长的叶恭绰。叶恭绰尊崇孙中山“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的实业救国思想,而且身体力行,曾先后到欧美多国考察铁路建设经营,对中国铁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本国铁路管理人才的培养作出重大贡献。1921年9月10日,他在交通大学京校开学典礼上讲话,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对交大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学术独立,不受外力支配;二是学以致用,贵在贡献;三是学术愈精,应用愈广。他在讲话中抨击中国传统科举制度使读书成为谋取功名的阶梯,主张新型大学要将利禄与学术分开。他认为“方今科学昌明,无处不有学问,小如砌墙运铁,大如行车造路,莫不含有至理,蓄有精义”,故主张研求学术既要有独立境界,又贵在致用,要为人类谋幸福。

叶恭绰的讲话,是对交大“知行”校训要义的解释。这短短两个字的校训,传承近百年,交大也始终坚持“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知行统一,以知促行”“学理、应用并行注重”的办学理念。

“知”与“行”的思考与探索,伴随着北京交通大学的成长和发展。经过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一次毕业典礼致辞中,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这样勉励毕业生们:你们要力求在“知”的方面有所突破,在“行”的领域有所创新。在现实生活中,勇敢地面对各种复杂局面,不断学习、努力奋进;不失激情、乐观向上、脚踏实地。要时刻提醒自己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怨天尤人,要不断地磨炼和修炼自己,有一种执着和耐性,要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北京交通大学二字校训的百年传承:“知”与“行”” 的相关文章

上海人

                         ...

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中国教育忧思录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师道尊严

  中国人分析日本发达和成功的原因,多半会举出日本人勤奋、日本模式的管理、团结和协作精神、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等等。而日本人回答这个问题,则往往说日本最重视教育。的确,即使在战后最艰难的年代,人们勒紧肚子也要发展教育。到今天,像日本这样人人有文化,家家订报纸的国家,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与此相应,整...

什么是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象耶鲁大学, 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 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 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

     在教育部去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步伐。福建省教育厅迅速成立了“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并于6月5日召开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出台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