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生活方式 > 正文内容

自助餐精神与共产主义

2004年08月26日
你能接受自助餐么?如果你能接受自助餐,就有接受按需分配的素质。你喜欢自助餐么?如果你喜欢自助餐,就一定也会有喜欢按需分配的可能性。

  我认为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与自助餐的道理是一样的。现在还坚信自助餐在人类社会行不通的人显然是太落伍了!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不相信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能实现的人呢?

  不过我要说,自助餐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的,在中国民众中目前还是比较难推行开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很多人的用餐水平达不到自助餐的最低水平、中国很多人的道德修养还达不到可以享受自助餐的水准、中国还有不少莫名其妙的人就是为了要与大众区别才不愿意接受大众化的自助餐。

  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也一样是需要达到应有的环境和条件的。

  我在中学时,曾经毫不留情地说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骗人的,我举了两个例子:自来水和宇宙飞船。我说,物质极大地丰富到可以按需分配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自来水是比较丰富的吧?自来水应该已经达到了可以做到不收费按需分配了吧?可是能这么做么?若真放开让人们按需使用,水一定就不够分配了,所以水还是要通过收费限制人们使用的。水都如此,还有多少物品能做到比水还要丰富的呢?再比如宇宙飞船,谁不想乘宇宙飞船上天遨游呢?但是宇宙飞船显然是绝对不可能达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地步的,所以我说按需分配是无稽之谈,人类绝无可能做到。但是,后来当我深入地想自助餐的问题时,我忽然明白,按需分配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的,比如类似于自助餐厅的地方。

  自助餐厅能够赢利生存,自然是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的,但是每一个在自助餐厅里就餐的人所消费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可他们却付了同样的餐费,也就是说,有人替他人付了餐费,或者有人比其他用餐者为餐厅提供了更多的利润,他们为什么愿意做这类吃亏的事呢?

  我认为客户选择自助餐一定是认为自己在自助餐厅里的消费比在其他餐厅的消费划算、舒服,为什么自助餐厅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以至于顾客愿意忽略自己可能替他人付帐的不公平之处呢?

  我认为,原因就在于现在的世界上,有的人已经开始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了。这就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思想的一种表现:我对自己享受的服务满意了,所以就不介意别人用同样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意而实际消耗的社会财富是多是寡了。这个同样的代价我们可以理解为同等金额的金钱,也可以理解为付出同样的劳动。

  我说自助餐精神隐含了共产主义精神,许多网友笑我,他们认为自助餐是一种商业行为,店主是为了赚钱,食客是因为有钱。自助餐不过是比较高级一点的消费行为,与共产主义主义精神风马牛不相及。

  他们的思想同我以前一样,我以前也觉得自助餐中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东西,说明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我以前的阶段。

  自助餐是一种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最经济的饮食方式。

  我们即使在家中用餐也是免不了要浪费的,农村人好一些,他们可以将吃不了的东西给家畜、家禽吃,城市人家庭饮食中的浪费恐怕是100%地存在的。

  像我父母属于比较节约的,虽然他们的工资根本吃不完,但总是将剩菜留到下餐吃,将剩饭做成泡饭吃,尽管如此,他们也还是不能根绝将吃不了的东西倒掉的现象。至于像我这样不爱吃剩饭剩菜的人,浪费就不好意思算了,我没有法子呀!我哪能每一次都将饭菜做的刚刚好呢?

  如果有人能将中国每一天浪费的食物收集起来,那一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而对比自助餐中的浪费,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出结论,自助餐是最节约的饮食方式,快餐也比不上的。

  我曾经说,主动吃自助餐的人素质一定不低,但有网友认为我这话有种族歧视的嫌疑,其实他冤枉我了,我的意思是能承担得起自助餐的消费水平而又主动选择吃的人都不可能是穷困的人、更不可能是修养不好的人。

  生活很困难,总也找不到好工作的人会去吃自助餐么?不可能吧?除非别人请客还差不多!没有一定的素质,能获得足够好的经济条件以至于可以常常去吃自助餐么?很有钱不在乎一餐花费多少银子的人肯去吃自助餐么?除非他是非常自敛的人!这样自敛的富人素质难道不好么?

  有一天在电视中看到一群人在争论中国当代的科学家为何不出色。他们有人说是国家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有的说是对顶尖人物的待遇不够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留住人才的背景,还有人说是缺乏脚踏实地去做实验的领头人……

  我看着看着就冷笑起来,因为我觉得中国的科学家什么都不缺了,他们缺的是自助餐精神!岂止是中国的科学家?中国的官员、中国的企业家都缺乏自助餐精神!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自助餐精神与共产主义” 的相关文章

懒招损逸招祸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奉行"工作越清闲越好,活动量越轻越好"、懒于用脑、饱于口福;有的甚至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沙发和床上度过的。岂不知如此"享福"往往会因福得祸。�� 营养过剩会"享福"者多贪食,天天不离佳肴美味,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而体力...

六成的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

      医学研究发现,在慢性病的诱因中,遗传因素只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0%。这说明,许多慢性病实际上是生活方式病。那么,哪些生活方式及行为与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呢?      一、A型行为:指容...

一天的喝水行程表

    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是指一口气(或一次过)将一整杯水(约200-250毫升)喝完为止,   而不是随便喝两口便算,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使用。  当然,所谓一次过饮水并非一定要一口气喝完。如果只随便喝一两口来「止渴」,对身体根本无济于事。    饮好水  尽量避免常饮蒸馏...

健康投资必赢5招

      连续八年成为香港执业药剂师协会会长及该会本年度名誉顾问的庞爱兰(Scarlett),自立门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又在电台大谈投资之道。Scarlett说,一个人其实有至少三种资产:财务资产、知识资产和健康资产。 这次Scarlett与大家分享的,是...

慢性病多是吃出来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以前是指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卫生食品所致。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也就是说: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

健康也是耐用消费品

      说健康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并不是牵强,经济学告诉我们:产品是能够给人类带来效用的东西,其存在形式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所谓“效用”,就是指对人的某种有用性,健康显然符合这一条件。健康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效用――能够提高人的学习、工作能力,减少医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