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批评成为一道美肴
一、批评要以爱为前提
批评学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狠狠地教训一通,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心,使其振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是心灵深处的桥梁。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的爱,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爱,就会敞开心灵的大门,才能情通理达,心悦诚服。“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批评要注意场合
批评是为了使学生纠正错误,以利进步,而不是损害学的自尊心。若是公众场合下批评学生,会使学生感到你的批评让他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易产生抵触情绪,可能出现顶牛现象,换个场合学生会乐于接受。
课堂上有几个学生接我的话茬,怪腔调,来表现自己,扰乱课堂纪律。这时我只稍作暗示,没有当众批评。课后我选择适当时机约他们到学校的绿化园地里,以平等的态度,轻声细语同他们交谈,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过错。学生理解老师的心情不是难为他们,确实是为他们好,学生心服口服。课堂再没有发生此类事件。
三、批评时要先表扬
在批评之前先表扬学生的某些优点或成绩,这表明你决无攻击他的意思,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松驰平稳状态,下一步的批评易于展开。气氛融洽了,就避免出现紧张心理状态而产生异常行为。
班里有个学生很淘气,课间打闹打坏了教室的日光灯,他当时心理很紧张。事后我找他谈话时,首先肯定他在劳动、卫生工作、关心集体等方面表现不错,然后提到打坏日光灯的事,这个学生心情平稳,态度诚恳,认识到自己破坏公物是不对的,并表示决心改正。第二天带着家长来到学校主动赔偿。
四、批评要切准学生的心理
批评教育学生要研究学生心理,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掌握不同学生心理差异,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
班里有几个学生经常迟到甚至旷课,经过了解观察,知道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接受能力强,少听几节课没什么关系,于是常去泡游戏厅;有的是失去家庭温暖,存在心理障碍,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瞎混”,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失去学习信心。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我及时找他们谈心,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危害,并讲一些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典型事例给他们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出他们各自的长处及优势,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及学习上的困难,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每次谈话后,根据他们各自的心理,我留一两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回味。由于教育的内容切准学生的心理,又注意精神上的激励,学生乐于接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批评不要纠缠老帐
对学生所犯的某个错误进行批评时,切忌新老帐一起算,抓住不放大做文章。若采取这种方式批评学生,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批评要注意实效,教师要沉着冷静,多想想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和长处,要理解学生对过错行为的转变有一个醒悟、转变、巩固的过程。唠唠叨叨会使学生麻木。要细心体察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才能促使转变,达到强化的目的。
六、批评要准确求实
批评学生要符合事实,内容准确,对错误性质的确定更要准确。是有意识的还是好心做错了事,动机不同性质不同。还要掌握批评分寸,切忌夸张。应避免使用“你总是这样”、“你从来都……”、“人家都对你……”等夸张语言过度严重的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的批评入情入理,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七、批评忌用戏谑言词
对学生的批评必须以庄重认真的态度。学生视这种态度是对他们尊重的表示,较容易接纳。若以戏谑的口吻批评,不论动机如何友善,学生将视为对他们讽剌的表示,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屏弃盲目的自尊感,以平等认真的态度指出学生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集体及个人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切忌使用戏谑的语言对学生人格侮辱。只有学生把老师对其不良行为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他才能产生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
八、批评要在友好气氛中结束
对学生的批评如果不是在友好气氛中结束,问题就等于没有解决,将会产生不良后果。教师必须在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做到“知其人,且知其德”,掌握各个学生的优点及长处,机智灵活地运用到批评教育中,以激励的话语互相尊重的态度友好地结束批评,使批评真正成为学生的一道美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才能建立和加深师生间的醇厚情谊。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