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内容

让批评成为一道美肴

2008年06月27日
教师在管理班级和教学过程中,有时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使其认识错误,纠正错误。在实施批评时,教师若缺乏批评的艺术,不仅达不到使学生纠正错误的目的,师生间还容易产生隔阂,造成矛盾。那么如何运用批评的手段,才能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让批评成为学生的一道美肴呢?笔者认为,批评时要把握以下几条要则。
  一、批评要以爱为前提
  批评学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狠狠地教训一通,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心,使其振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是心灵深处的桥梁。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的爱,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爱,就会敞开心灵的大门,才能情通理达,心悦诚服。“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批评要注意场合
  批评是为了使学生纠正错误,以利进步,而不是损害学的自尊心。若是公众场合下批评学生,会使学生感到你的批评让他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易产生抵触情绪,可能出现顶牛现象,换个场合学生会乐于接受。
  课堂上有几个学生接我的话茬,怪腔调,来表现自己,扰乱课堂纪律。这时我只稍作暗示,没有当众批评。课后我选择适当时机约他们到学校的绿化园地里,以平等的态度,轻声细语同他们交谈,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过错。学生理解老师的心情不是难为他们,确实是为他们好,学生心服口服。课堂再没有发生此类事件。
  三、批评时要先表扬
  在批评之前先表扬学生的某些优点或成绩,这表明你决无攻击他的意思,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松驰平稳状态,下一步的批评易于展开。气氛融洽了,就避免出现紧张心理状态而产生异常行为。
  班里有个学生很淘气,课间打闹打坏了教室的日光灯,他当时心理很紧张。事后我找他谈话时,首先肯定他在劳动、卫生工作、关心集体等方面表现不错,然后提到打坏日光灯的事,这个学生心情平稳,态度诚恳,认识到自己破坏公物是不对的,并表示决心改正。第二天带着家长来到学校主动赔偿。
  四、批评要切准学生的心理
  批评教育学生要研究学生心理,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掌握不同学生心理差异,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
  班里有几个学生经常迟到甚至旷课,经过了解观察,知道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接受能力强,少听几节课没什么关系,于是常去泡游戏厅;有的是失去家庭温暖,存在心理障碍,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瞎混”,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失去学习信心。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我及时找他们谈心,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危害,并讲一些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典型事例给他们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出他们各自的长处及优势,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及学习上的困难,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每次谈话后,根据他们各自的心理,我留一两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回味。由于教育的内容切准学生的心理,又注意精神上的激励,学生乐于接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批评不要纠缠老帐
  对学生所犯的某个错误进行批评时,切忌新老帐一起算,抓住不放大做文章。若采取这种方式批评学生,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批评要注意实效,教师要沉着冷静,多想想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和长处,要理解学生对过错行为的转变有一个醒悟、转变、巩固的过程。唠唠叨叨会使学生麻木。要细心体察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才能促使转变,达到强化的目的。
  六、批评要准确求实
  批评学生要符合事实,内容准确,对错误性质的确定更要准确。是有意识的还是好心做错了事,动机不同性质不同。还要掌握批评分寸,切忌夸张。应避免使用“你总是这样”、“你从来都……”、“人家都对你……”等夸张语言过度严重的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的批评入情入理,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七、批评忌用戏谑言词
  对学生的批评必须以庄重认真的态度。学生视这种态度是对他们尊重的表示,较容易接纳。若以戏谑的口吻批评,不论动机如何友善,学生将视为对他们讽剌的表示,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屏弃盲目的自尊感,以平等认真的态度指出学生行为本身有何错误,对社会、学校、集体及个人的危害或不良影响是什么,切忌使用戏谑的语言对学生人格侮辱。只有学生把老师对其不良行为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他才能产生改正错误的态度和决心。
  八、批评要在友好气氛中结束
  对学生的批评如果不是在友好气氛中结束,问题就等于没有解决,将会产生不良后果。教师必须在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做到“知其人,且知其德”,掌握各个学生的优点及长处,机智灵活地运用到批评教育中,以激励的话语互相尊重的态度友好地结束批评,使批评真正成为学生的一道美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才能建立和加深师生间的醇厚情谊。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让批评成为一道美肴” 的相关文章

国外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及实施策略

    如何处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成长的关系  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一是由教师系统的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这种办法类似中国现有的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灌输。另一个...

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管窥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特征  综观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教育对象普及化。各发达国家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认真抓好,他们在制订现代课程计划时,均把艺术教育纳入其中。例如,美国在州地方当局有...

回到育才,超越育才――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育才遗产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最佳范本   晓庄师范是陶行知实践乡村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陶行知实践生活教育的一个最早的基地。只是因为晓庄,生活教育运动才终于有了自己的物质依托,才走向全国。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史家对晓庄师范予以高度关注,晓庄研究成果斐然...

知识经济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学校普遍流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为人与机的关系,因此,出现了教育领域里见物不见人的怪现象历史发展的今天,应该看到,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斑...

教育的新本质观--教育也是知识生产力

      教育是不是生产力,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涉及到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也涉及到当代经济科学中生产力概念的重新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不是生产力与其说是一个教育问题,不如说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应...

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休闲教育

    一.学生休闲活动的功能   在现代生活中,学生们渴望从事一些自由自在的休闲活动。可是,相当多的教师和家长认为,让学生开展休闲活动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而且要花钱,极有可能造成学生贪图享受的负面效应,有百弊而无一利。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健康而正当的休闲活动,对今天的学生成长和进步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