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内容

加拿大小学教育:尊重孩子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2009年08月29日
  华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一整套儒家理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这种传统,都将伴随着他。

不过,虽然华人非常重视教育,却是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来用的。华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功利性很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这种功利性的坏处是,难以培养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

在国内,孩子辛苦十几年不说,从幼儿园开始,入园费、课外班费,上小学时的择校费,都是一大笔钱,而在欧美的福利国家,只要是上公办学校,这些几乎都是免费的。而且在这些国家,孩子们在课堂上都会非常轻松,无论什么课都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有考试,但多半属测试性质,而且不允许公布成绩,不允许排名,学生学习没有任何压力。所以很多华人移民海外,都是希望孩子从小可以受到良好的、非填鸭式的教育,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加拿大,上学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加拿大的教育指导思想并非分数,而是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人人都要体现自我价值,敢于改变世界、敢于创造新的事物,而非墨守陈规。

在中国上小学,要早晨6点多起床,7点40到学校,一直到下午4、5点回家,然后就做功课,中间除了吃饭顶多看一会动画片,这样枯燥的学习生活日复一日直到考上大学;在加拿大,孩子一般都是早晨8点起床,8点45到学校,中午回家吃饭或在学校吃饭,下午3点半回家。

多伦多一名教育工作者向笔者表示,国家规定小学生的作业量不得超过半个小时,孩子们的书包里并不像中国孩子那样是满满的,而仅有几个作业本。加拿大的教育注重保护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升孩子独特综合能力,而非分数,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分数并不高。

同时,很多学校也推崇新的教育概念,比如“从纸上到生活”,并非给孩子留纸面作业,而是与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紧密相连的家庭作业,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下培养出一种积极态度,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兴趣。

在加拿大,孩子们放学后并非埋头于书本和作业之中,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踢球,在学校和社区中心与小朋友们玩乐;周末和假期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既可以提高能力又可以多交朋友。

网上也有人总结孩子在加拿大上中小学,能学到什么:

1、认字,能读书。受益终身。
2、与人交往的技巧,什么时候说“不”,怎样说,而不是一味地团结同学,得找到对每个人都公平的解决办法,此法将来到社会上依然适用。
3、做饭。从一入学开始,每周都有COOKING课,从小会做饭而不是象我们中的一些人,结婚以后学做饭,甚至以不会做饭为荣。
4、安全。家居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5、体育:游泳,网球,保龄球,滑冰,滑雪等等。
6、学挣钱,自己找工作,送报纸等等。
7、基本的数学,能正确运用,高水平的将来能自己报简单的税
8、自己的权力。
9、科学常识及环境保护,善待动物等。

加拿大的学校对什么都保密,尤其是学生的成绩。公布分数和排名最直接的结果是在班里造成竞争态势,对成绩一般和较落后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学习和成长,也违背教育的本来目的。

加拿大小学注重强调小学教师跟学生和家长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并不认同学校成绩排名是改善小学教育对症下药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会通过电话或信件跟家长沟通,而非去批评和“教育”学生,更别说体罚了,老师们更多时候并非成绩方面,而是在孩子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欠缺方面与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鼓励家长去学校担任义工,这样即可以让家长知道学校、学生之间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或许就是“爱的教育”的本质。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式都不同,有许多时候,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现实地加在孩子身上了。虽然他们深深地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让他快乐接受教育并成长吗?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加拿大小学教育:尊重孩子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的相关文章

国外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及实施策略

    如何处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成长的关系  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一是由教师系统的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这种办法类似中国现有的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灌输。另一个...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

我们如何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学

  面对新世纪,建设世界第一流大学,除了硬件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是否也同样有一些在软件上着眼,着眼于长远发展之举。比如一方面,国家的211工程的硬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有网络教育和英语教育的软件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我个人以为,网络教育和双语教育可能...

谈谈中国的考试、教育和用人

  考试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个孩子到底怎样,需要一定的测量手段,以便获得客观的结论。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测量的客观性从来都是成问题的,鉴于偶然性的存在可能造成显著的差距,中国的教师们聪明地发展了臭名昭著的题海战术,试图指望孩子们接触一切可能的题型,以便应付一切“意外”。尤其重要的...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管窥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

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管窥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特征  综观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教育对象普及化。各发达国家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认真抓好,他们在制订现代课程计划时,均把艺术教育纳入其中。例如,美国在州地方当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