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正文内容

我国人均年阅读图书4.5本 仅为日本的九分之一

2010年04月25日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称,我国人均年阅读量仅为日本的九分之一

  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2010年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了解到,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远低于周边的日韩国家,仅为日本国民年阅读量的九分之一。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介绍说,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除了人均阅读量较低外,我国国民阅读另一个让人忧虑的倾向是“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据统计,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材参考、考试辅导类的书籍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在本届书博会上,教辅教材、技术培训、时尚杂志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出版物同样受到了读者的青睐,而传统经典、学术学识、文学名著等书籍相对受到读者冷落。一些出版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说,很多出版企业都将教辅教材、技术培训等出版物作为重要的利润点。

  于友先忧虑地说,一种新的“读书有用论”正在悄然流行,非“有用”的书不读,而“有用”的定义在这里又变得非常狭窄。他说,功利性阅读的泛滥是未来阅读的敌人,它折射了世风的浮躁、浮华。

  于友先说,阅读应该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方法。民族要发展、国家要振兴,全民文化素质必须提高,必须将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基础工程和国家工程。

  据了解,早在2006年,我国曾专门发出了全民阅读的倡议,很多地方也设立了“读书节”或“读书月”的活动,但全民性的国家“读书节”“读书月”活动仍然空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我国人均年阅读图书4.5本 仅为日本的九分之一” 的相关文章

终生高效学习

      有些人说:“年过半百,还读什么书呢?”这是错误的。任何年龄都需要学习,只不过是选择什么内容而已。即使不想事业进步,中年人也应读一些保健书籍(因为中年的健康多变)和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书,这并不难做到,却非常有益。   据有关资料介绍,假定人在18岁...

学习的障碍

      前一阵子坐公共汽车,正是数九隆冬的时节,手握冷冰冰的钢制扶手,寒意顿生。   同在这座城市运行的公共汽车,每天交叉跑动,乘客你上我下,其中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线路很细心,一入冬便用厚厚的绒布将扶手包住,这种简便易行、人性化的措施赢得了乘客的好评。...

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将成为21世纪青年的人生主餐

      面临已经到来的21世纪,人们都在思索:这个世纪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这个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类社会的进步靠什么?从诸多预测未来的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答案,那就是学会学习。   一、被动学习:功利的文化环境效应   青年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全民族阅读宣言

    2002年底,鉴于对国民阅读量严重下降的忧心,高子阳、袁卫星教育在线网站上的一批著名教师在网上发起,后得到了人民政协报、首都各大报刊和各大出版社的支持和响应。 时代需要一声号角,催醒亿万人民的奋进; 民族需要一面铜鼓,擂响华夏儿女的精神。 审视天下大势,纵观古往今来...

阅读缺失 中国最聪明一代或成最愚蠢一代

   “我们已经把母语教育下降为语言文字工具化的训练,下降为对听说读写的单纯训练,而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支离破碎的学习中儿童不断被异化。”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女士深感语文教育中阅读的缺失不仅危害了语文本...

敬重爱读书的女人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她静得凝重,动得优雅;坐得端庄,行得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在一起,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她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因为书给了她底气,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