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正文内容

苦练、苦学、苦干

2022年01月21日

 

 

叶剑英与毛主席共事半生,对毛主席的了解也非常深,曾经评价说:“毛主席的一生,就是苦修、苦练、苦学、苦干。”

这句话,是叶帅在1975年7月3日,召开全军院校政治教育改革会议上说的,号召大家向毛主席学习,说:“毛主席的一生,就是苦修、苦练、苦学、苦干。我们要学习毛主席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要以‘苦’字当头,应有的修养要苦修;应该锻炼的本领要苦练;应该具备的知识要苦学;应该干的工作要苦干。要使我们的院校成为部队的表率,培养出大批坚强的干部,院校的领导干部就必须以‘苦’字当头,破除‘懒’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叶帅的这段话呢?

首先,毛主席的“苦修”,指的是他的修养。

众所周知,毛主席具有极大的个人魅力,不管是哪个领域的人、哪个阵营的人,只要与毛主席交往后,都会对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甘心与他坦诚相待。

著名教育家梁漱溟曾经回忆说:“使我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的风貌和气度,他披着一件皮袍子,有时踱步,有时坐下,有时在床上一躺,十分轻松自如,从容不迫。他不动气,不强辩,说话幽默,常有出人意料的妙语;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

不过,毛主席的这份修养,并非一开始就具备的,在他年轻时,也曾经年轻气盛,得罪过不少人,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后来,毛主席还反思说:“我这个人呀,40岁以前肝火大,动不动就发脾气,总觉得真理、正义在自己手里。”

在经历过一些挫折之后,毛主席就开始注意苦修自己的修养,变得礼贤下士,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很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表达出来,让别人乐于接受。

第二是“苦练”,指的是毛主席的本领。

毛主席有什么本领呢?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比如领导能力、战略能力、政治能力、军事能力、经济能力、文学能力、体育能力、生活能力、沟通能力……每一样能力,都足够我们普通人研究一辈子,学习一辈子。

那么,毛主席的这些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要想获得这些超强的能力,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苦练”。

毛主席早在年轻时,就写过一句堪称座右铭的话:“懒是万恶之渊薮。”因此,毛主席一生都在苦学知识,苦练本领,从未懈怠。

众所周知,毛主席非常喜欢游泳,游遍了祖国的很多大江大河,“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其实,毛主席游泳不光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在游泳中锻炼勇于进取的精神、平衡事物的能力、物我两忘的天道……

毛主席曾有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就高度概况了毛主席对“苦练”的态度,只要有了这种态度,就没有学不到的本领。

第三是“苦学”,指的是毛主席无所不包的知识。

毛主席掌握的知识之多、之广、之精、之深,已经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国际、民俗、文学、历史、哲学、社会,无所不包,无所不通。

毛主席从小就酷爱读书,去田里干活儿时,筐子里也要带着两本书,等到上学后,更是对读书如饥似渴,博览群书,小小年纪就有了非常深厚的学识,让老师都自愧不如。

毛主席读书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什么书都看,既有马列主义之类的哲学著作,也有《孙子》《战争论》之类的军事著作,其他的像小说、诗词、散文甚至连笑话书,毛主席都来者不拒,看得津津有味。

正是这些广博的读书经历,让毛主席拥有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非常灵活的思维方式,不为任何教条所束缚。

更难能可贵的是,毛主席参加革命后,尤其是成为党的领导人后,每天需要思考和处理的事非常多,但仍然每天都能抽出时间来看一些“闲书”。

比如毛主席建国后经常外出视察,每次出行,都会列出一些书目,让秘书准备好,往往能装两只大箱子,毛主席工作累了就看这些书。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看书就是一种休息方式,可以让大脑在工作中得到放松,而且看这些“闲书”,往往能开拓思维,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第四是“苦干”,这就更好理解了,指的是工作。

毛主席成为领导人后,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因此,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非常长,十七八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

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经常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吃饭,有时候给他把饭端过去,几个小时后再去看,饭菜一点也没动。工作人员催他赶紧吃饭,他也答应了,但是再过几个小时后,还是一动也没动。

建国后,生活条件好了,毛主席家里有专门的餐厅,但是,毛主席吃饭很少去餐厅,而是直接在办公室里吃,吃完就接着工作,一点时间也不想耽误。

吃饭如此,睡觉也是一样,对毛主席来说,睡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能不睡就不睡。

毛主席喜欢夜里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工作起来效率更高,经常一忙就是一个通宵,直到天亮了才开始上床休息,毛主席还曾开玩笑地说:“我这是按照月亮的规律生活。”

比如写《论持久战》时,毛主席连续伏案七天七夜,靠着吃辣椒保持清醒,眼睛都熬肿了,最终写出了这本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纲领性著作,其战略之深远,判断之精准,资料之详实,连侵华日军看了都大为惊叹!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人,毛主席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领袖,就离不开这“苦修、苦练、苦学、苦干”。

连毛主席都如此,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要想取得一点成就,就必须要经历“苦修、苦练、苦学、苦干”,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毛泽东的学习之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苦练、苦学、苦干” 的相关文章

专家

      一个民族拥有的行业专家越多,对于民族发展越有利。一个人如果能成为行业专家,就不必愁生计。   只有投入较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技术,才能成为专家学者。只有不断学习行业的先进技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发达国家,国民普遍喜欢钻营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在我国,...

终生高效学习

      有些人说:“年过半百,还读什么书呢?”这是错误的。任何年龄都需要学习,只不过是选择什么内容而已。即使不想事业进步,中年人也应读一些保健书籍(因为中年的健康多变)和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书,这并不难做到,却非常有益。   据有关资料介绍,假定人在18岁...

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摘要:创造学习是经心理学界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会学习,注意学习策略和方法,关注学习活动的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主体性;学会学习;学习目标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成功不靠大学

    教育这种东西,真巧妙,正如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覆舟。中华民族之所以出现过倒退,由灿烂的春秋战国、秦汉, 退到近代的地步,原因之一也是读书人太多,出现了一个病: "士途臃肿"症。   学者不事生产,清谈误国,是一件严重的事。   香港之所以成功,原因也很多,其中一个原因...

真正的阅读应该与精神有关

    1967年出生的傅国涌读到第一本真正意义的课外书,已经是小学四年级了,那是一套供批判用的三卷本《水浒传》,封面是深绿色的,翻开首先是毛泽东那段家喻户晓的语录:“《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因为传阅的人多,书角都卷了,“我当时读得那么小心翼翼,又读得那么渴望、贪婪。”傅国...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