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正文内容

专家

2004年01月15日
      一个民族拥有的行业专家越多,对于民族发展越有利。一个人如果能成为行业专家,就不必愁生计。
  只有投入较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技术,才能成为专家学者。只有不断学习行业的先进技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发达国家,国民普遍喜欢钻营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在我国,真正喜欢钻研科学技术的人才并不多,导致行业专家不多,严重影响民族发展。多数国民喜欢看趣味性的书籍,而不喜欢钻研“枯燥”的专业书籍,这是阻碍民族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投入一些时间学习行业技术,以求得到较好的发展。高手们在发展之初,往往不急于追求事业上的进步,而是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提高个人的技术能力,到了功力深厚的时候才寻求较大的发展。
  行业专家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凭,但必须具有高度的技术能力,有能力解决行业的复杂问题。所有成功人物都可称得上行业专家。比如,高级官员是行政管理的专家,富翁是挣钱的专家,高级工程师是技术专家。李嘉诚只有初中毕业,14岁就辍学打工,在长期的打工及从商生涯中他从没有忽略学习,最终成为商界超人。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研究、应用先进的科技,才能成为高级人才及有所作为。每个人都要选定一个行业,并为之不断学习。只要不断努力,长远上一定会有较深的造诣。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国民都能成为行业专家。但每位国民都必须有成为专家的愿望,最后即使成不了专家,也可大大提高自身素质。
  在单位里,如果你有过硬的技术,不必玩弄权谋也可以得到应有的地位,这是别人难以阻挡的。如果技术能力不强,就难以发展。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是可以很好发展的。全球化为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只有你有足够的才干,在地球上总是可以找到用武之地。
  专业特长最好建立在个人爱好之上。如果从小多关注个人爱好的专业知识,并适量参加一些实践,对于建立过硬的专业特长将非常有益。例如,一个人要想成为经济学家,不妨从十五岁就开始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一些经济学书籍,比如有关名商人的传记、经商技巧、经济学等书,开始看不懂,就慢慢看,并多问别人,渐渐提高认识,长期坚持,到了读大学时已经有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一般来说,成为行业专家大约需要10年的勤奋学习。假设从20岁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学习10年,到了30岁完全可以成为独挡一面的行业专家。正常的成年人塑造强壮的体魄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即使到了50岁才成为专家,以后仍然有很多时间发展事业。
  成才的过程是艰辛的,但艰辛之后将可享受幸福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人生与其无才、无为过一生,倒不如刻苦一段时间以换取长时间的幸福。一个人如果不努力,不仅影响个人的幸福,还影响后代的发展。
  尽管外界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所作为往往是才能不足所致。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就不必担心没有发展。


    (本文是草稿,写于2002年9月。)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专家” 的相关文章

寄语强国――让我们更多理性的思考

      强国是我最喜欢的论坛之一,虽然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参加大家的讨论,但我还是时刻关注着他的发展的。可我最近发现强国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感性的认识太多,理性的思考太少。强国之于其他论坛,应该表现出国家级论坛的风采和气概,应该成为网友为国出谋划策,畅...

成功不靠大学

    教育这种东西,真巧妙,正如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覆舟。中华民族之所以出现过倒退,由灿烂的春秋战国、秦汉, 退到近代的地步,原因之一也是读书人太多,出现了一个病: "士途臃肿"症。   学者不事生产,清谈误国,是一件严重的事。   香港之所以成功,原因也很多,其中一个原因...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革命导师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列宁...

求,得,知,信

      某君与张中行、启功二位先生有旧交。一日他去张中行先生那里求题字,张先生写了“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尔后,他又持字去启功先生那里求赐墨,启功先生即写道“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     两位先生的题字如天设地造,真...

曾国藩强调读书要“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曾国藩读了一辈子书,在读书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在曾国藩家书中,他经常告诫自己的亲人一定要多读书,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他主要强调了“三贵”。了解这些读书方法,对于我们读...

论阅读和书籍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穷人为穷困和匮乏所苦,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代替了求知并占据了他们的全副精神。相比之下,有钱、但却无知无识的人却只是生活在感官快乐之中,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情形。另外,这种有钱的无知者还配受到这样的指责: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