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精神 > 学习方法 > 正文内容

悦读和苦读

2017年03月22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苦读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人们对此并不陌生。无论是“萤囊映雪”、“凿壁偷光”,还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核心都离不开一个苦字,仿佛不吃苦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读书,唯有吃尽苦头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即使在当今,不少中小学校教室都悬挂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条幅。在推崇“苦读”的年代,厚重、深奥的名著想必是读书人的必选书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文化时代到来,人们的文化生活多样化,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也趋于多元化,特别是在商业力量的推动和裹挟下,所谓“悦读”的概念更是横空出世,并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所谓“悦读”与苦读,如果只是读书人阅读时选择的两种方式和状态,我倒觉得无可厚非。毕竟,无论是“悦读”还是苦读,都只是通过书籍获取精神养分的途径。如果两种阅读方式都能读懂一本书,获取同样多的知识,何不以愉悦代痛苦呢?

  但当下,人们对“悦读”的推崇有过头的倾向。特别是一些商业炒作中,出版商和书商一味炒作,打着“悦读”的幌子宣传推广一些肤浅、轻佻的新图书以牟利,特别是在一些解构、戏说历史的图书推广中,这种情形经常出现。此时的“悦读”,实际上成了浅阅读甚至是无效阅读的代名词。

  实际上,虽然我们追求“悦读”的效果,但是在面对思想含量大、具有独创性的著作,或者是从事学术研究、培养思想和科研能力的阅读中,想要追求什么“悦读”,或轻轻松松就读完,实在是不大可能的。在追求理性认知和价值共鸣的过程中,阅读在本质上难免是一种枯燥甚至是痛苦的训练。有时,缓慢甚至痛苦的阅读,也是很多读书历程的必由之路。

  能够苦中作乐、取得“悦读”的效果当然是令人羡慕的,但如果能在苦读中获得阅读自觉,则标志着进入了读书的更高境界。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悦读和苦读” 的相关文章

学习方法五原则

      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过程、阶段、心理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蕴含着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

林语堂论读书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暗讽时事。不幸的是这样的事如今也一样发生。...

读书与书籍

  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危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

张五常读书法

    新年时节,送些甚么给学生呢?就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 );考...

谈读书

   朱光潜(1897年-1986年),是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年就读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

伯父周恩来的读书方法

  周恩来一生酷爱读书,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他都保持着良好习惯,同时,他还特别讲究读书学习的方法。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其中第一条提出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