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面临身体转型
2004年05月14日48
不知不觉间,一些过去的中老年疾病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今天的年轻白领身上。 光学研究者蒋筑英、文学作家梁左、王小波等一部分人才由于“过劳”而英年早逝。 你有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身体已经无力,这种状况令人悲伤。 在中国,新近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知识分子平均...
简单生活
2004年05月04日52
曾经有一本书《简单生活》被炒得沸沸扬扬。书中说道:"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无懈可击的外表,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容光焕发。...
健康也是耐用消费品
2004年04月29日52
说健康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并不是牵强,经济学告诉我们:产品是能够给人类带来效用的东西,其存在形式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所谓“效用”,就是指对人的某种有用性,健康显然符合这一条件。健康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效用――能够提高人的学习、工作能力,减少医疗支出...
慢性病多是吃出来的
2004年04月29日52
俗话说“病从口入”,以前是指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卫生食品所致。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也就是说: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
生活方式决定慢性病进展
2004年04月29日55
患上慢性病由综合因素决定,疾病的进展则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是位于逸仙路殷高路高架交叉口的康力平价大药房社区现场咨询活动时,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忠告。 问:我身体一直很好,且没有家族史,怎么会患上冠心病? 答:六成慢性病即是生活方式病。 医学研究发现,...
新知青,旧疾病
2004年04月28日48
新一代知识青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几乎成了被压垮的一代和中年知识分子一样,新一代知识青年也同样面临着社会的转型期,所幸的是,他们几乎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感受到了转型之痛,因此适应社会比已经定型的上代人要容易一些,加之他们的身体正值旺盛期,所以...
为了健康须摒弃惰性
2004年04月24日53
惰性系指懒散,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一种消极心理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医学心理学认为,惰性对身心健康有以下危害: (1)使思维迟钝:人的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勤于用脑的人,能使大脑增加释放脑啡肽等特殊生化物质,脑内的核糖核...
劳动――古今养生之大法
2004年04月23日53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 对于劳动养生益寿,古人早有精辟的论述。...
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
2004年04月21日53
进入21世纪,我国人民为了避免走饮食不科学的老路,减少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等“富贵病”,营养学家提出要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其要点得: (1)营养要平衡: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比例要恰当,摄入量与机体需要量保持平衡。所需热能与热能来源...
饮水的学问
2004年04月20日57
水是生命的基础。究竟人每日喝多少水才合适?这需视气候、劳动强度、身体状况及生活习惯来确定,一般为1000毫升左右,炎夏劳动、锻炼后失水较多,应多补充些。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排除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能使皮肤滋润,使人显得水灵。尤其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