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快乐生活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慢性病多是吃出来的

2004年04月29日52
    俗话说“病从口入”,以前是指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卫生食品所致。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也就是说: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

生活方式决定慢性病进展

2004年04月29日56
    患上慢性病由综合因素决定,疾病的进展则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这是位于逸仙路殷高路高架交叉口的康力平价大药房社区现场咨询活动时,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忠告。   问:我身体一直很好,且没有家族史,怎么会患上冠心病?   答:六成慢性病即是生活方式病。   医学研究发现,...

新知青,旧疾病

2004年04月28日49
      新一代知识青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几乎成了被压垮的一代和中年知识分子一样,新一代知识青年也同样面临着社会的转型期,所幸的是,他们几乎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感受到了转型之痛,因此适应社会比已经定型的上代人要容易一些,加之他们的身体正值旺盛期,所以...

为了健康须摒弃惰性

2004年04月24日55
      惰性系指懒散,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一种消极心理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医学心理学认为,惰性对身心健康有以下危害:   (1)使思维迟钝:人的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勤于用脑的人,能使大脑增加释放脑啡肽等特殊生化物质,脑内的核糖核...

清晨养生该做七件事

2004年04月23日33
      (1)宽胸吸:睡醒后勿急于起床,先左侧卧伸懒腰,再右侧卧伸懒腰,最后仰卧伸懒腰,使关节充分伸展。立姿大打哈欠3-5次,再举臂、提踵,连续做10次深呼吸运动,最后哈哈大笑5次。约需4分钟时间。   (2)四方眺:立姿,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低头...

劳动――古今养生之大法

2004年04月23日54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   对于劳动养生益寿,古人早有精辟的论述。...

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

2004年04月21日54
      进入21世纪,我国人民为了避免走饮食不科学的老路,减少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等“富贵病”,营养学家提出要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其要点得:   (1)营养要平衡: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比例要恰当,摄入量与机体需要量保持平衡。所需热能与热能来源...

进餐十忌

2004年04月20日34
       吃饭是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但不恰当的进食习惯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1)忌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肠道消化活动的规律,容易引起胃病。   (2)忌偏食:偏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   (3)忌蹲食:蹲着吃饭,腹部受挤压,...

饮水的学问

2004年04月20日58
      水是生命的基础。究竟人每日喝多少水才合适?这需视气候、劳动强度、身体状况及生活习惯来确定,一般为1000毫升左右,炎夏劳动、锻炼后失水较多,应多补充些。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排除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能使皮肤滋润,使人显得水灵。尤其在剧...

把握快乐的每一天

2004年04月19日42
      有人把天堂与地狱这样划分,两个人在一起吃一块苦味的面饼,那位边吃边皱眉头者身在地狱;另一位边嚼边嘻笑者即在天堂。   保持快乐的心态,是生活的必须。人生在世,意外和不幸随时都可以夺去你的生命,因此,我们必须抓紧生活,把握快乐的每一天。   抓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