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与妻蒋英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2010年03月20日26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今天早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在中国科学院宿舍区一排老旧的红砖楼群中,有一座普通的小楼,这就是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蒋英夫妇的家。走进这个家,满眼都是藏书,在屋中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架德国制造的黑色大三...
记取钱学森对这个国家的发问
2009年11月01日29
昨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一生传奇,成就卓著,荣誉无数,国人引其为科学的骄子、民族的脊梁与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以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朴素信仰,怀尖端科学造诣而穿越政治的波诡云谲,于中国的国...
中国的钱学森博士
2009年10月31日24
作者介绍: 冯・卡门(1881―1963),匈牙利人。 在肯尼迪时代,卡门是在航天航空领域内无人匹敌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极富幽默感和领袖气质的犹太人。许多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过的科学家都几乎与他有过协作,并对他的才华与胆识满怀尊敬。其中包括中国的钱...
钱学森先生二三事
2009年10月31日25
指导研制脉冲发动机 能在中国科技大学完成大学本科的5年学习,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建校初期,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的优势,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办学,在“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指引下,大批科学家给我们上基础课,同时还指导我们...
钱永健靠钱学森获诺贝尔奖?
2009年10月31日26
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之一钱永健教授,引起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钱永健引起华人关注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是第七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化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 钱永健的获奖,是“基因”的遗传,还是钱学森的帮助? 这样的现象,在科学界比...
钱学森:思考创新的哲理
2009年10月31日27
近日一个下午,我和顾秘书一同去301医院探望钱学森。躺在病床上的钱学森按照他平日的生活习惯,准时于下午三点从床上坐起,打开当天的报纸认真翻阅。看到我们来了,钱老抬起头,略带微笑,示意我们坐下。 我说:“钱老,您生病住院,还这么认真读书看报。”他点点头并未说话。...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2009年10月31日23
钱学森:生于1911年,1935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的美国空气动力学专家西奥多・冯・卡门教授,多次发表重要论文。1947年初,年仅36岁的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钱学森1955年回国,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高锟忘记了,我忘不了
2009年10月10日29
小宝:今天早上我被严重感动了。 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人,“光纤之父”高锟,刚刚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是却因为老年痴呆症,忘记了他所开创的光纤通讯科技。从新闻上我看到这么一段话: “76�q的高�K�c比他小1�q的太太,今年夏天定居美��加州三藩市附近的山景城,�^着平淡...
2009诺奖得主高锟:我传记第一章就写太太
2009年10月06日28
高锟与太太 中新网10月6日电 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光纤之父”高锟刚刚被宣布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前段时间,高锟正忙于写自己的传记。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他告诉记者:“我的传记第一个章节就是写我和太太结婚的情形,你可以猜想这是为什么。但是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出版。” “现在您经常谈及...
袁隆平与杂交稻的发展历程
2009年10月01日30
提起湖南,人们总会想到“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人们还清楚地记得,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推广前,具有同样地理气候优势的湖南,水稻亩产仅仅 300公斤 ;30年后,亩产 800公斤 的超级稻,已遍布三湘四水…… 2008年10月,超级杂交稻在示范区跃上亩产900公斤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