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一粒种子 我要做一粒好的种子
2009年09月08日26
做事先做人,这是老生常谈了,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 要热...
朱棣文哈佛演讲:生命太短暂,不能空手过
2009年08月15日27
演讲者 朱棣文 译者 阮一峰 6月4日,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应邀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朱棣文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6月4日,朱棣文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在演讲中,他语带诙谐地表示,自己名气不够响亮,也非亿万富豪,但至少他是一个“书呆子”(a nerd)。在此选登演讲内容,...
詹天佑的留学岁月
2009年03月16日30
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他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故事广为人知。可是,詹天佑的留学生涯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詹天佑出生在1861年,1872年他被选中,赴美国留学。这个时候他仅仅11周岁,是个彻彻底底的小留学生。他之所以能这么小就赴美留学,跟洋务派当...
袁隆平的金钱观让多少人汗颜?
2009年03月03日27
5月22日,袁隆平在人民网强国社区接受访谈时说:“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不见得你的地位就...
有感于袁隆平的“怪癖”
2008年06月23日29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千亿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富翁”,却有着青睐便宜货的“怪癖”。一次,他看到商场有打折到10元一件的衬衫,一下买了10件。他说:“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穿起来方便。”他全身的穿着加起来价值不...
越是大地震越容易�A�y
2008年06月03日28
��家�TL:中��地震局前研究�T、地球物理�W��天�念A�y�<夜�c�� 耿�c��在四川震�尼嵬纯蓿�因�樗�早在四月底就�A�y今年五月至明年四月,�m州以南,四川、甘�C、青海交界附近,可能�l生六至七�地震。他的密件曾送�o��家地震局,但�s�o人重�。�W...
李政道的手稿故事
2008年02月13日28
2007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在一片陌生的获奖者面孔中,人们看到了熟悉的李政道先生坐在嘉宾席中。 1957年,也是在这里,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那时,李政道只有31岁。很多获奖者在获奖时已经是他现在的年龄,他与 杨振宁是为数不多的发表...
【十七大代表访谈录】新华网专访李登海
2007年10月02日30
他向我们走来。一身工作服,一双沾满泥土的旅游鞋,加上被太阳晒黑的面孔,使他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土地气息。如果不是当地宣传部同志的介绍,我肯定认不出他了,这个朴实的汉子就是十七大代表、被称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不太喜欢表达的李登海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李登海...
环保大家姚晓诗与他的治理蓝藻技术
2007年09月23日30
北京晓诗生化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姚晓诗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他长期捐赠扶贫开发事业、无偿转让环保新技术,价值达数千万元;他是一位环保大师,历时40多年,研究出各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燃烧砖、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专利证书、发明证书、产品金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
2007年05月23日29
提起解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