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科学家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我的一生

2004年10月27日26
我原名杨曦光,杨小凯是我的乳名,1978年以后重新起用的名字,1948年出生于吉林,从小在湖南长沙长大。我的祖父是个地主,在乡下开办学堂。他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清末的兴洋学运动中,他也进过洋学堂。我们的父辈从小也受过儒学教育,记得我上小学时,父亲就请姑爹在家里教我读《论语》。   我的父母都是19...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2004年10月24日26
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曾经“隐身”长达30年之久。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第一个被江泽民授予由550克黄金铸就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科学家发言。   他就是于敏,私下里被称作中国的“氢弹之父”、“中子弹之父”,尽管他本人一再反对这种称呼。   ...

侯建国:脚踏实地 创新成才

2004年10月18日28
侯建国院士简介   侯建国,男   1959年生于福建平潭   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89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结构分析、表面物理化学和无机...

“两弹一星”功勋榜

2004年10月05日26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光的追求――追记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马祖光

2004年09月14日27
你是光,你的名字就是一片光   给予事业,给予艰难,温暖寒窗   你是光,你的生命就是一片光   不会熄灭,不会索取,永远善良   你是光,你的理想就是一片光   追求探索,追求创新,追求梦想   你是光,你的执着就是一片光   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点燃希望    ―――摘自哈工大...

熊庆来的求索人生

2004年08月28日25
一位风烛残年半身不遂的老人抖抖颤颤地站立着,旁边他的一个腿有残疾的学生搀扶着他,两位共患难的师生都站得那样艰难。   命运是如此难以捉摸。熊庆来、华罗庚两人的名字最后联在一起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在“熊华黑线”批斗会上。而就在三十多年前,两人名字第一次联在一起时他们共同书写的却是一个传奇故事。...

郭光灿:另辟蹊径 独树一帜

2004年08月28日27
科学之路有时很像一句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即用科学方法解决某一问题时,会有多条途径。中国科技大学的郭光灿院士是位很善于开辟另一条路径的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与学生研究“量子编码”和“量子概率克隆”这两项在国际量子信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成果中,都因走出另一条路线,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成功。...

伍灼耀:唯一爱好是科学

2004年08月23日49
伍灼耀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杰出教授,他在光电离质谱法、电光子分光光谱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他研制的光解离方法是目前测量键能的最准确的方法。   问:在您的职业生涯中,谁是您最重要的导师?   答: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中学6年级时来了一位新数学老师,他第一天进教室给我们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他...

两代“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的心路历程

2004年08月23日29
    两位中国女性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方华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叶玉如,连续两年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科学界引人瞩目。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于获奖,她们都表现得甚为恬淡;谈及成功,两位相差20多岁、人生经历迥异的...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从名字绝密到解禁

2004年08月06日26
      他已经高度近视,略有些背驼,头上华发稀疏。他便是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1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15年过去了,许多不可以说的也可以说了。   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