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英雄

中华英雄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朱家骅以学者身份办党,给国民党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了一些新气

2021年02月08日29
    朱家骅卸任浙江省主席后,先赴武汉,后去重庆,在戴季陶的帮助很快在国民党中枢占据一席之地。他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主任,其间,蒋介石曾嘱托他组织一个智囊团,被朱家骅婉拒。 随后,1938年3月,朱家骅改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兼党委员会...

朱家骅执掌浙江民政时期的丰功伟绩

2021年02月08日31
    朱家骅是受过系统教育的留洋博士,平日里虽有些自命不凡,但对于声望的社会名流,仍能够虚怀相处,因此人缘甚好,对他在浙江“推行政”整顿吏治产生了颇为有利的影响。 朱家骅一方面在同学和朋友中物色政治助手,因人授事,量才适用,此特地组织“北大同学会”,以联络...

抗日大功臣――朱家骅

2021年02月08日32
  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中德军事合作的提出者,推动者朱家骅。浙江湖州人,当地豪门大户。 1.中德情节 早年朱家骅曾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这段德国留学经历,让朱家骅深深体会到德国体制...

辛一心――中国造船科教界一代宗师

2021年02月08日31
  辛一心(1912~1957),字予彩,江苏无锡人。著名造船专家和教育家。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6年赴英国新堡杜伦大学皇家学院学习造船工程,1938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攻读造舰工程。1940年9月回国,任西北工学院教授、机械系主任。1944年起在交通大学...

朱家骅悼念丁文江

2021年02月08日36
    丁文江除了在学术上的贡献之外,还热衷于政治,是学者从政的典范。在这个问题上,他与自己的好友胡适有很大分歧。 在民国时代的科学家中,地质学家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所谓独特,是这个群体中弃学从政的人比较多,而丁文江、翁文灏和朱家骅,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三个...

彭玉麟:不愿居高位,甘愿做实事

2021年02月07日31
  在“官本位”的传统中,在人人都想当官捞钱的晚清,有几个人理解彭玉麟呢――他屡屡辞官,并非玩弄权术、以退为进。他只是秉承“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之理念,不愿居高位,甘愿做实事。 这些日子,湖南衡阳正在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先贤彭玉麟诞辰200周年。在晚清诸多名将勋臣中,彭玉麟名气...

朱家骅学者出身做过中统的负责人 于抗战有大功

2021年02月07日37
  1931年底,朱家骅就任教育部长。当时外患日盛,内战不断,国弱民穷,办教育谈何容易!朱一上任,就成立“国立编译馆”,组织翻译各国名著,接下来又办“国立图书馆”、“国立中央博物馆”。朱家骅非常注重教育改革,努力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现代化。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在促进当时中国文化教育方...

地质界宗师丁文江与湖南的缘分

2021年02月07日33
    丁文江(1887―1936),是中国地质界一代宗师、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中国最早的地质调查机构(也是中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为中国地质学工作者树立了实地调查采集的工作典范,多次实施和组织地质矿产调查,在地质、古...

丁文江:一个国家没有一张自己的地图会怎样?

2021年02月07日31
    编者按  今天,你随手打开手机地图,查询地点或者导航,如此习以为常。  那么你是否能想象,如果一个国家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形。  其实,这样的情景,离我们也并没有太远。 82年前的1月5...

我的二舅叶恭绰

2021年02月03日42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又字誉虎,笔名遐庵,是20世纪中国政坛、文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曾任清朝邮传部承政厅长兼代理铁路局长、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大元帅府大本营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代馆长与中国画院院长。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