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的功过一百年
2009年08月14日32
有的政治家,生前大权在握、唯我独尊,死后却身败名裂、家人不保;有的政治家,生前仿佛是缔造历史的伟人,死后其头上的光环却日渐暗淡;有的政治家,在台上之时风光无限,其实只不过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而有的政治家,生前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死后其历史作用日益彰显,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伟人。蒋经国先生,...
蒋经国有多清廉?
2009年08月13日28
� 蒋经国先生是这样一个人。 1、清廉。蒋经国先生的清廉表现在自身清廉与严惩腐败,而且从获得第一份官职开始,直到去世50年的从政生涯,“官”越做越大,一生如此,这样的坚守谁不崇敬。这清廉,一是自身,二是家人,三是打击贪腐,四是整个政风,只有从这四个方面界定,才能真实对蒋经国先生的清廉给予准...
蒋经国对台湾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009年04月13日29
马英九在台湾掀起一阵蒋经国热,又是纪念大会又是歌舞晚会,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大篇幅报道纪念蒋经国的文章,凭心而论,蒋经国在蒋介石之后根植台湾,开创了清明的政治风气,容忍反对党的存在,对台湾的民主进程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没有蒋经国执政的最后十年,就没有台湾今天的民主自由社会。 蒋经国执...
李鸿章的近代化思想评析
2009年03月19日29
随着我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现代化方面,对李鸿章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卖国贼”、“刽子手”等,变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陈旭麓:《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见《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90―793页。王彦民:《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安徽史学》1989年第一...
论李鸿章的改革主张与实践
2009年03月19日30
李鸿章是一位“变法”论者,他把“内须变法”(1)作为推行“洋务新政”的纲领性口号,采取了一系列变通“祖宗之成法”这样触动时忌的措施,要求把具体的洋务的兴办与某种程度的“改革”结合起来。本文拟对李鸿章的改革主张与实践作一探讨。 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清政府的腐败,最早发...
遥想光绪当年
2009年03月16日27
光绪皇帝的命运始终与慈禧太后密不可分。1874年,同治皇帝病逝,同治无子,慈禧太后遂指定刚刚三岁半的爱新觉罗・载��继承皇位,是为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之所以选中光绪,是为了便于自己垂帘听政。光绪是咸丰皇帝的侄子,慈禧胞妹的儿子,慈禧太后是他的婶子兼姨妈。 慈禧有极强的控制欲,一直想让光...
唐太宗是怎么治成盛世的?
2009年03月16日27
2007年下半年,我到韩国大邱的庆北大学讲学半年。虽美其名曰讲学,其实无事可做。每周两小时课程,另参加他们的一个译事小组,翻译中国的《名公书判清明集》。这是一种判牍汇编。辑录南宋时期朱熹、真德秀等28人担任官吏期间所作的一些判词。此书国内除法律史...
胡主席的“请指正”体现了什么力量
2009年03月06日3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日下午看望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民进和民盟界委员。会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作了“抓住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促进中国交通能源转型与汽车产业振兴”的发言。胡锦涛坦言自己不是学这个的,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随后,他谈起不久前在加拿大参观新能源汽车的情...
温家宝邀基层群众做客中南海:放下稿子说真心话
2009年02月15日29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月12日,北京迎来了新年后的第一场春雨,传送着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气息。上午9时,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与13位邀请来的基层群众代表围坐在椭圆形桌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这13位代表,有种粮农民、养猪大户、...
三落三起的人生:邓小平的性格及启示
2009年01月30日27
邓小平留给世人的印象很平实。解读他说话行事的一些细节,会发现其平实之中蕴含的个性,很富感染力;传达的思想方法和决策风格,更值得细细体会。 一 谈到邓小平,人们总会对他“三落三起”的政治人生感兴趣,进而发问:他是怎样面对挫折和逆境的?回答这个问题,自然会想到他作为革命家的坚忍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