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与中国农村改革
2023年02月11日33
万里是一位改革闯将。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万里是立了功的。万里的农村改革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万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他以非凡的政治胆识,大力...
孙中山与济南:相逢铁路强国的梦想
2022年06月02日32
题记: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 一百一十年前,当时针指向了双十重叠的日子,武昌城头一声炮响,炸响了旧中国沉闷的夜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那是一段在绝望中燃烧希望的岁月,是一场民族危机中重振生机的抗争...
孙中山的“铁路梦”
2022年06月02日29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深受海内外中华儿女敬仰。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同时还对发展实业、促进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从孙中山青年时萌发“铁路救国”思想,到任职“全国铁路督办”的初步尝试,再到《建国方略》中对铁路建设提...
俞大维:超以像外,得其寰中
2022年04月17日34
我这辈子,半生书生,半生行伍,要谈军事学,尚可(不过,我从来不谈):谈到文学,老实说,我是个门外汉。我的弟弟俞大纲就曾跟朋友说:“千万别和我哥哥谈文学,他只有中学生程度,文星杂志都看不懂的。” 这又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趣事。有位喜爱中国文化的美国...
李鸿章和张之洞:遗嘱见高下,看人品
2022年04月17日34
李鸿章和张之洞,同列“晚清四大名臣”。两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均少负才名,聪颖过人。李鸿章9岁读完《四书》,24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职务,成为当年安徽最年轻的翰林之一。张之洞少年被称为“神童”,13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
梁启超、孙中山妙对张之洞
2022年04月17日37
清末洋务重臣张之洞,是同治二年慈禧太后钦定的“探花”,自然是才华横溢。张之洞性情乖僻,其言其行多与常人迥异。他常自鸣不凡,爱作诗出联,在湖广总督任上曾写过一首七绝,其诗曰: 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警杜鹃。 辛苦李虞文陆辈...
我的公公陈立夫
2022年02月02日32
编者按: 陈立夫28岁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其后历任“组织部”部长、“教育部”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一系列高职,是民国时期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 林颖曾女士是陈立夫的小儿子陈泽宠的夫人。陈泽宠、林颖曾也是陪伴晚年陈立夫...
周恩来治理开发长江流域思想的历史地位
2022年01月08日32
周恩来在担任共和国总理的漫长岁月里,在治理开发长江,发展长江流域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在长江流域开发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周恩来治理开发长江流域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促进东部和中西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
刘少奇谈秘书队伍建设
2022年01月07日35
汪朱是笔者的诞生之地,儿时就经常受到刘少奇政委思想潜移默化的熏陶,并经常从广播喇叭里聆听刘少奇为华中党校(兼任校长)学员们作的政治、形势报告,使笔者在后来的30多年秘书工作生涯中受益匪浅。今年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67周年座谈会在盐城召开期间,笔者有幸在盐...
毛泽东“想退下来当大学教授” 著书立说仍不够
2022年01月07日33
毛泽东想退休后做什么?可他无法退下来 1957年4月,以伏罗希洛夫主席为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毛泽东曾与伏老有过一场饶有兴趣的谈话。 毛泽东对伏罗希洛夫说: 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不能断。情况天天都在变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