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滕代远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 ――一位警卫秘书的回忆
2020年06月09日34
滕代远同志是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1951年12月20日,他那里需要警卫人员,我就被调过去做他的随身警卫。在此之前,我任职于公安部八局,从未和他见过面,只知道他原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于1948年8月调到中央军委铁道部任部长。 我原先听说他脾气不太好。因此,当公安部领导带我去见他...
父亲滕代远与武汉长江大桥
2020年06月09日32
引子 长江,古称天堑,源远流长,水深浪阔,是我国第一大江。从古到今,在长江上没有修建过一座桥梁。武汉,是由汉口、武昌、汉阳三个城市组合而成,当年有二百多万人生活于此。由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了生产、工作和生活上的必需,人们往返于三镇之间的次数日益频繁。烟波浩瀚的长江,全长5591...
滕代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20年06月09日35
1974年11月30日,滕代远病危,当亲人们都来看望他的时候,他已说不出话,只能努力用手指了指桌上的铅笔。纸笔送到手上,他几乎使尽全身力气,写下了“服务”二字。这不仅是滕代远留给子女的最后遗嘱,也是他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的真实写照。 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
建筑大师贝聿铭谈建筑风水
2020年06月05日32
杨澜:贝老,您相信建筑风水吗? 贝聿铭:建筑师都相信建筑风水的。不是迷信的建筑风水,建筑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建筑风水。我觉得建筑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建筑风水如果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 杨澜:您在香港设计的中...
钟南山,一个狠角色
2020年05月24日35
3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进行公示。在国家科技奖创新团队奖评选中,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提名。 17年前的2003年,非典疫情在北京爆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2020年春...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家仲
2020年05月20日33
如很多地方都有政府广场,旁边是政府大楼,这是形成政权空间的需求;宗教建筑需要有让教徒活动、满足其膜拜顶礼的空间。学校、医院、音乐厅、体育场所、写字楼等不同的建筑空间也均由其不同的心理需求决定。因此,刘家仲经常告诫年轻人,建筑设计行业是技术性的服务行业,要通过...
郑皆连:我为祖国架长虹
2020年05月12日37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载栉风沐雨,70载沧桑巨变,八桂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他们如同一朵朵浪花,激荡在这波澜壮阔的70年里。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派出记者走访全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代...
朱志豪 : 我这条命 , 和黄浦江大桥连在一起
2020年05月05日32
2017年1月16日,上海南浦、杨浦、徐浦等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逝世,享年86岁。三十年前,如果说朱志豪这个名字只是在上海建设系统小有名气的话,那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朱志豪这个名字差不多己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的名字,和上海人的一个难圆的旧梦连在...
朱志豪的自豪
2020年05月05日31
那天下午,驱车过南浦大桥时,不禁想到了20多年前造大桥的情景,想到造桥指挥部总指挥朱志豪同志日夜操劳累得病倒住医院的情况,不知他现在身体可好?到了浦东,出席以“创新驱动,追求卓越”为主题的颁奖典礼,令人惊喜的是,与我比肩而坐的正是为建设南浦大桥立下汗马功劳的朱志豪同志!久别重...
朱志豪遗体告别,“造桥英雄”从不觉得自己是英雄
2020年05月05日35
摘要:在客厅他的遗像上方,有4幅常年挂在那里的照片,分别是白天和黑夜的南浦大桥与杨浦大桥。 他手支着下颌,侧头思考,时光静谧定格。1月20日朱志豪告别仪式上,这张朴素照片,是他妻子杨锦霞特地选用的,“让老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