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教育的道德精神
2004年07月31日30
完美的人格是中华传统教育所追求的优先目标。儒家、佛家和道家对於如何发展完美的人格有著一致的看法,那就是身教。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并不太依赖知识,因此它不一定要在教室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在修休闲活动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随时随地都能施教。他们...
如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
2004年07月31日24
朱小蔓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英敏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钱 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汉秋 全国政协委员、教授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预防脑衰有十法
2004年07月30日31
一情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任何不良情绪都会破坏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遇事冷静,豁达大度,宽以待人,是预防脑衰的首要原则。 二思 保持好奇心,留心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强化自己的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是锻炼大脑、防止脑衰的有效...
科学与艺术:人类飞翔的双翼
2004年07月25日28
震撼心灵的发问 1890年代初,一位厌倦了现代文明的法国画家,来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Tahiti)。旖旎的自然风光,原始质朴的土著民情,使画家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他借助画笔和色彩尽情表达心灵深处的情感和追求,创作出一幅幅象征主义的作品。这...
对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
2004年07月25日24
据说,对科技发展作人文思考,是一种“新思维”、“高思维”1。在我看来,这种思维的老祖宗,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对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 马克思主义总是从人的观点来考察科学和工业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把自然科学看作...
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振兴之路应如何走
2004年07月23日29
清华大学在校庆90周年之际邀请了300位重点中学校长和大学有关教育专家参加该校校庆,被一些人认为是“另类招生宣传”,但一些与会的有识之士则更深切地体会到,名牌大学这盆炉火燃得旺不旺,重点中学这釜中之薪至关重要。科教兴国不仅仅是名牌大学的使命,更有...
科学精神与创新
2004年07月23日26
科学技术在当代的威力以及对社会的巨大效用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居主导地位,为人类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还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认知方式及思想观念,具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价值...
应给中学生以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2004年07月23日27
当前全国正兴起讨论和实施如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问题。在此基础上,教育界遵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探讨和实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又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它牵涉到人才的培养问题,新...
中国:做建设性与负责任的大国
2004年07月21日24
2003年,大国关系比较突出的新变化反映在以下五点:一是美欧同盟关系出现严重分裂,美与欧盟之间竞争加剧;二是中美关系得到大幅改善,发展势头较好;三是中欧关系得以提升,相互间战略需求增大;四是日俄关系有较快发展,美日同盟不断强化,而中日关系则麻烦不断、进展迟缓;五是印与各大国关...
重建人文精神:富强中国之心理准备
2004年07月21日29
综观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种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封建旧思想的魔影仍依稀可见。在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富强的道路上,更应完成心理准备工程,解除百年积弱在中国人文精神上所形成的阴影。 如果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