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格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国旗彰显生命的尊严

2008年05月19日21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场强震撼动中国,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血泪之地,生民之痛,家国之殇。   中国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2008年5月19日,五星红旗缓缓下降,13亿人民默默祈祷,向那些静默于废墟之下的生命致哀!   5月18日,...

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战国士风两千年

2007年10月14日30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再往下想,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思想统治人心长达两千年。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满清灭亡,甚至要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儒家思想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为...

培养平等意识做自信中国人

2007年10月06日23
  开栏的话 如今,国人越来越能感受到国家崛起带来的荣耀和光芒,但是,面对外国人,依然还有不少中国人很难表现出应有的自信心。从本期起,我们开设了“做自信的中国人”的栏目,将陆续推出各位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也欢迎读者们踊跃参与。   为什么中国学生不自信   作为教师,体会很深的是,...

有节约型政府才会有节约型社会

2007年10月02日22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完成的一项读者调查(3602人参与)显示,90.3%的人认为政府的浪   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改变浪费现象必须先从政府部门开始。”不止一位读者在来信中发出这样的呼吁。调查显示,81.9%的受访者明确赞同“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当从政府做起”。(6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节约型社会,政府应作表率

2007年10月02日22
  最近民间传着这样两组照片,一组是我国一些省、一些区政府的办公楼群。它们占地数百亩,半球形的会议中心,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其中一个区政府的办公大楼整体形态与美国白宫完全相同。还有一个地区的办公楼形似天安门城楼的仿古式建筑。另一组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办公大楼,小门小户,有的一个州政府的办...

中国:需要一场覆盖全民的社会文明运动

2007年09月27日21
      从21世纪初的现在起,中国需要发动和进行一场覆盖全民的持久的、深入的社会文明运动,以让人民生活的自由安康幸福,以为21世纪社会发展选择正确的方向和方法。而且,发动和进行一场覆盖全民的社会文明运动能够为21世纪中国发展创造一个新起点,同时也是实现对以往历史的超越,把...

大国崛起要有道德尺度

2007年04月20日23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应当与它们在某个时期的整体发展相适应    ●在西方国家崛起的过程中,除了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和经济上的市场机制的构建之外,与这种民主制度和市场机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完善    ●中国欲成为有所作为和负责任的大国,必须使...

为了崛起,国民必备的三颗心

2007年04月20日23
  近年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且不说GDP持续高速增长,也不说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更不必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单说还在憧憬之中的中国航母,就足以让很多国民豪情万丈了。然而相比物质层面,中国人在精神层面却显得有些滞后。网络上关于“崛起”与“复兴”的种种谬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复仇论--中国崛起后要...

以德治国与诚信文化

2007年04月19日25
  唐太宗刚即帝位时,曾经和大臣们谈论过教化问题,他说:“现在处在大动乱之后,恐怕人民不容易教化过来。”魏征回答说:“不对。长期过着安定生活的人民骄情安逸,骄情安逸就难以教化;而经过社会大动乱的人民忧虑痛苦,忧虑痛苦就容易教化。这就如同饥饿的人不挑剔食物,口渴的人不挑剔饮水一样。”太宗十分赞同他...

与其重构精神,不如再建社会

2004年11月02日25
《中国新闻周刊》200期纪念专刊,气度非凡,在《重构中国精神》的专栏标题之下,以追求信仰、道德重建、公益精神、公民精神、理性精神、文化自信、职业伦理等条目,专事讨论当代中国精神的重构,实是切中时世。然在此问题上,却见仁见智。   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从来没有真正的寂寞。只是这种种精神的表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