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2011年05月17日33
      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改革措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

中性智慧延伸现代生存哲学

2011年03月06日30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对于我们的当代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性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放松心灵、缓解社会紧张、葆有平常心具有直接的人生启示,需要我们很好的予以发扬光大和借鉴。    中性智慧是中国...

我们无法想象的新世界来临了

2011年02月21日25
  对我个人来说,2010年的最大感受,是因为网络我突然交了很多朋友,虽然这些朋友大部分没有见过面,虽然大部分网友用的是网名,但是因为这些朋友在我的博客上给我留言,我们交流,我慢慢地把他们当成了亲密的人,当成了我的朋友。我的生活,因为这些朋友的应和,变得丰富起来。有的朋友,我忍不住问他们...

必须知道的社会生活十二大著名法则

2010年05月01日26
  一、 马太效应 二、 手表定理 三、 不值得定律 四、 彼得原理 五、 零和游戏原理 六、 华盛顿合作规律 七、 酒与污水定律 八、 水桶定律 九、 蘑菇管理 十、 奥卡姆剃刀定律 十一、 二八法则 十二、 钱的问题...

学术论文与随笔

2010年04月11日32
  如果说论文专著是用你的学术语言证明一个问题,那么,随笔就要你用通俗活泼生动的语言来发现一个问题并且清晰地表达出你不同一般的思想观点。如果一个人的学术论文更需要的是下苦功夫,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话,那么随笔对人要求更需要的是才情、思想与智慧。学术论文如果没有新材料就会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

普世价值不可一概否定

2010年01月19日27
      我在良渚论坛的致辞里提出,学术讨论要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所以论坛很生动。  这次许多同志谈到普世价值。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但也可以讲几点看法。第一是,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是,普世价值不可一概否定;第三是...

中国人的思维有什么特点?――一个日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眼中的中国思维

2009年12月13日34
    日本的汤川秀树(1907-1981)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由于最早提出原子核中的质子与中子是由于交换某种媒介粒子而结合在一起的理论而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有一本科普性的随笔集《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里面对中国思维方式与...

文化杂交的优势

2009年12月12日27
      中国两次最高科技发明奖都授予了著名农学家。一次是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先生,这次是搞小麦杂交的李振声先生。可见中国现在首要问题还是吃饭问题。很有意思的是,这些杂交种子都是取水稻与小麦的远亲进行交配,然后生出健康强壮高产的第二代、第三代,而且杂交的...

对于中国古今哲学缺陷的思考

2009年10月27日29
  中国的哲学长期局限在儒家思想下,相对是框架枷锁很强的,很多人都怀念先秦诸子的时代,似乎在那个时期什么先进的思想都有,实际上仔细思考一下,中国的哲学还是有致命的缺陷的。 中国的哲学缺陷在于中国没有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我们找出的白马非马论作为我们有逻辑思想的说法实际上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中国老大的幻像

2009年10月07日27
      有一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在舆论界流传,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我渴望这一论断尽快变成现实,圆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强国梦。但是,看了那些鼓吹者的理由,却使我心中隐隐不安,甚至生出一些不祥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