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2020年02月09日29
  走廊最西侧的茫茫戈壁中,有一片绿洲,名曰敦煌。这里是连接东西方的“咽喉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千百年来,东西商贾、南北僧众,“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书写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敦煌故事”。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

哲学的精髓是什么?

2020年01月29日29
  1.   哲学的精髓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或者说是研究体用关系的一种系统学问。我平时给学生讲授哲学时,习惯用目的与手段分别对应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为体,方法论为用;世界观即目的,方法论即手段(并非鼓吹不择手段)。因为人是有目的性的动物。“我”从呱呱坠地那一刻...

敬告青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2019年05月06日27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growing old),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

终身受用的世界顶级思维

2019年04月12日29
1、素养 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

思维导图有什么好处

2019年02月11日27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惘”,思维导图其实是记忆法的延伸。一方面能及时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回顾,另一方面也是克服我们大脑发散性思维的劣势,养成有效思维习惯,以此把握重点。 多数时候,因为常态下的惰性,我们不能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回顾,浪费了大量的记忆资源,形成了...

逻辑的力量

2019年01月24日26
  一、东西方先哲各对思维模式的总结 三千年前,中国的先哲总结了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归纳了我们先民思维方式的要点,相传周文王就是《周易》的作者。周易的主要思想是变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阴阳之间相互作用、共生相克的结果。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由两条鱼组成的阴阳八卦图,这张图很好地...

哲学的无用之用

2019年01月07日30
    一谈到哲学,“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就会冒出来。毋庸讳言,哲学在今天的确遭到严重的轻视和忽视,这和“哲学无用”的潜在想法有关。因为在这个时代,似乎没用的东西就没有价值。 我常碰到这样的尴尬局面:旁系的学生听了哲学课要转系,他们的高天分足以让他们免试录...

创新的九个原理

2019年01月07日25
    创新不是灵机一动的行为,而是有原理可遵循的行为。主要有: 关联原理。创新的主体、资源、环境、运行、目标、价值是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相互关联的整体。 域外原理。从根本上说,企业创新的源头、第一刺激要素在企业外面,在市场,在客户那里。正是来自市场的客户需...

问题思维与目标思维

2019年01月03日28
  管理中,领导者可能会认为知人善用是最大的难题,有个简单而有效的识别方法可以解决这一困惑! 这个方法就是识别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目标思维还是问题思维。 我们都知道,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行为导致结果。 深藏于大脑深处的思维方式不可见,而显之于外的行为方式易于捕捉。行为...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

2019年01月03日27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男,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