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中国为什么衰落

2004年01月14日42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4年01月14日43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汉子精神

2004年01月14日33
有一次,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在安徽的和县,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为他这壮举的构思,由不得击节赞赏。他也很兴奋,处于创作冲动中的艺术家,大概都这样。他说:地方政府立项,选址过程也完了,就定在项羽最后失败的说什么也不肯渡江的下马处,也是这位英雄愧对故...

信仰的力量

2004年01月14日30
他从不依靠神秘、奇迹和预言之类可疑的东西来维持自己的信仰。他以朴素的情感和天才的洞见预见到了人类的未来,并以毕生的追求赋予这些理想以人格的力量    一个十三岁就辍学的英国裁缝,饱尝了人间的各种痛苦,到美洲还不到两年,就因为《常识》一书的出版而成为美洲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退隐于英国的美国...

地球上的各类能源

2004年01月14日30
     有用的能必须是可控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令行禁止。能源指能提供这种可控能量的各种资源。各种不同形式能量间可以转变。人类活动所“消耗”的机械能大部分是转变成了热能(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例如磨擦生热。而热能只能有一部分转变为机械(或电)能,余下的热能要传给温度低于热源的物体。温度差...

关于中国科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2004年01月14日32
  人类正面临着世纪之交,同时也是千载之交,在这人类史发生伟大转变的时期,我们满怀着思虑和希望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在21世纪里,人类将进入大调整的历史时期,人类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从而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客观上必然导致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必须要自...

关于中华文化基因的变异、修复与完善问题

2004年01月14日2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既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又有点石成金的神奇魔力,我们常常引以为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华文化不遵循优胜劣汰的进化论原则,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能形成一个可以全面继承、协调发展、推陈出新的科学体系,以至于使国学大师不能层出不穷,民族精神不能愈加强大,国...

创意产业

2004年01月14日34
    你可曾想象过,用气压将药物注入人体,小孩不再害怕打针了,而打针也不再有感染的危险了;去人迹罕见的地方探险,带上一个塑料袋就无需为能喝到干净的饮用水而绞尽脑汁了;聪明的吸尘器会自动地帮你打扫卫生;雄伟的大桥可以像眼睛一样眨动。这一切的产生只需要你张开想象和创意的翅膀。  金秋十月,在上海...

贝尔: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范例

2004年01月14日29
      贝尔对科学进步的贡献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发明电话并进行产业化、组织或者赞助其他科学家进行科研活动、从事科研成果的出版和宣传。关于后两者,最著名的是贝尔建立了伏打实验室,与其他人一起改善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赞助了迈克尔孙 (Albert A. Michelson)测量以太...

我国科技发展之路如何走

2004年01月14日35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工作的全面启动,对我国未来15到20年的科技发展进行一个怎样的战略规划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围绕着“科技与发展”的主题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在文中阐述了“以人为本是科技发展的基本目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