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着中国情怀并超越于中国情怀――论费孝通的社会思想
2023年12月09日33
前言:重视从思想家的角度研究费孝通 像费孝通这样一个在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做出过重大贡献,曾经见证并在晚年实际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进程的人物,理应有多角度多层次的梳理和解析,才能充分地将其思想遗产和人格魅力清晰地呈现出来...
吴有训、叶企孙:关于“重学术、做实事、轻名利”学术精神
2023年12月09日34
――吴有训、叶企孙主导形成、建立的“重学术、做实事、轻名利”大学教育学术精神,其“正能量”内涵实践,推动了老清华大学理学院、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以及国立中央大学的成功办学 内容提要:吴有训、叶企孙在合作实践吴有训大学教育思想,创建“以高水平科研支撑的高质量大学教育”期间(192...
“你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纪念童诗白先生
2023年12月03日35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电子技术学科主要奠基人童诗白先生诞辰100周年。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童诗白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中华读书报》特刊发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教授的回忆文章,以志纪念。 童诗白先生是我国电子技术学科的奠基人,是著名的电...
田永君院士:2600万球差电镜背后――有了设备和平台 科研就能如虎添翼
2023年11月26日38
导读:黄建宇教授到燕大考察,第一时间就冲进实验室来看这台电镜,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做了决定:来燕山大学!田永君深知,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时间就是科研生命,有了设备和平台,科研就能如虎添翼。 田永君,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
余国琮:干世界一流事 做隐姓埋名人
2023年11月26日34
他,心怀“国之大者”,解决“卡脖子”问题,攻克重水生产技术难关,为新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作出重要贡献。 他,学以致用,深耕精馏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数以千计的工业精馏塔,助推我国石化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他,潜心学术,言传身教,用每一天的努力和辉煌...
孙昌璞院士:跟随杨振宁先生做研究的往事回忆
2023年11月26日37
编者按: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先生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理论”轰动整个物理界,更凭借《质疑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研究,与李政道先生一起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一生投身于科学研究,激励了一代又...
孙昌璞院士:“灰色行为”并非“无伤大雅”
2023年11月26日31
最近,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发表了一篇关于抵御学术滑向“灰色地带”的论文。 在这篇文章中,“追热点”“轻信权威”“缺乏原创性”等行为都被列入了科研诚信“灰名单”。 很快就有不少科学家朋友跟他探讨:“学术腐败、学术不...
GPT还远远不是真正的智能
2023年11月25日34
近期OpenAI引起了一场世界瞩目的人事变动,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治理风险问题的关注。,这里将对GPT做些分析,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拍砖指正。 GPT本身就是一个基于机器学习与人初步合作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可以生成逼真的文本。虽然GPT在生成文本方面取得了显著...
人类与机器的注意力机制
2023年11月25日32
人类的注意力机制可以理解为一种将价值转化为注意的过程。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刺激时,人类无法同时关注和处理所有的事实和细节。因此,注意力机制帮助人类筛选出具有重要性和价值的信息,从而使注意力集中在最相关和有意义的事物上。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根头发可辨身份
2023年11月25日32
一种新的技术可以让法医仅凭几根头发便能揪出罪犯――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根据一根1厘米长的头发识别一个人,而且这种方法比类似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灵敏8倍。如果这种新方法能够进入法庭,将极大扩展警方在犯罪现场识别罪犯的能力。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