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美国中学课堂
2012年01月09日28
前不久,当我走进Breck School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座坐落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宁静的中学校园。和美国学生一起上的一堂普通生物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举手反驳老师,或者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师会欣喜地倾听同...
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并不奇怪
2011年12月16日28
过去3天,数百万中国人在其微博上发贴表示对美国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去世的哀悼之情。他们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自己的乔布斯?谷歌公司前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微博上说,中国学校教育太注重背诵和记忆,不鼓励批判性思维。不是中国人不够聪明,也不是没有潜力成为乔布斯...
学会讲道理 向美国基础教育学什么
2011年11月23日27
理性话语是民主社会的特征,而非理性话语则常常伴同专制而生,在专制社会中大行其道,甚至成为政府的权力话语。从社会作用来说,重视学生理性话语能力,是一种维护民主公共生活秩序的公民教育。从公民修养、禀性来说,则是一种提高国民素质的人文教育。 几年前,一位教授朋友对我说,中国公共理性话语...
朱清时:大学的灵魂是追求卓越
2011年10月27日29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似乎陷入了丑闻泥潭之中,不能自拔。论文抄袭、校园腐败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社会的批评和指责丝毫没有效果,反而不断有新的大学丑闻践踏人们的心理底线。于是人们开始麻木了,更有悲观者断言“中国的大学已经没有希望”。 但是在两个多月前,一则与大学有关的新闻却激起了极...
大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011年10月27日30
大学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而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21世纪,创新性人才将是最为核心的需求。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素质的人才,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学共同的神圣职责。 目前,我国大学缺乏对学生...
诺贝尔遗嘱全文
2011年10月06日30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 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
揭秘新时期国防科技“三大战役” 洲际导弹让毛主席睡不着
2011年08月12日31
泱泱大国的军火库,究竟有哪些镇国的利器?高精尖的三军武器,又是如何被锻造出炉?展现中国高技术武器的发展历程,揭秘撒手锏武器的惊人性能,讲述跌宕曲折的研发故事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一个月后,1979年2月2...
民国时期大学有点像是独立王国
2011年08月10日30
[ 导读]新中国建立之后,体制跟旧社会不一样了,旧清华是教授治校。比如我做学生的时候,校长梅贻琦也是国民党员―那时规定大学校长必须是国民党员―但我从没有听他讲过蒋委员长或者三民主义之类的话。 何兆武:新中国建立之后,体制跟旧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学校是党领导一切。旧清华是教授治校。它...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根本理由
2011年06月01日37
科研中的原始性创新有赖于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的学术氛围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科研态度。而诺奖恰恰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政策中的这一根本缺陷。 作者:邓聿文 本年度诺贝尔奖已落下帷幕,各类奖项全部名花有主。美国依然是诺奖的最大赢家,而正在崛起的中国还是诺奖的看客。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