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神童”到制造“神师”
2009年12月03日27
一个民主和科学都不发达的民族,自然最喜欢出现一些奇迹。这样的奇迹不是建立在艰苦劳动和认真思考、严谨实验的基础上,而是不费力气吹出来的。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陆火爆,正是迎合了这样懒惰的心理习惯和出现一些奇迹的情趣爱好。换句话说,一个思想懒...
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2009年12月03日28
如果说教育只是点燃学生的智慧,而不是给学生的头脑填充知识的话,那么阅读也只是点燃智慧。如果我们认定阅读只是点燃智慧,那么我们还有必要时花那么多时间来背诵那么多的东西吗? 德国的思想家胡塞尔据说是一个只要...
哪里有自由,那里就能够成为学术研究中心
2009年11月30日31
世界的学术研究中心,在上个世纪由欧洲的英法转移到德国,再由德国转移到现在的美国,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学术的中心的转移常常是随着学术自由度的变化而转移的。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的世界学术思想中心,这绝不是偶然的,那是其文化土壤与制度安排决定的。而这...
从一道科学题看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2009年11月17日27
小孩的课本上有一道科学题:鱼、小鸟、大象、人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在中国标准答案是:人,理由是人是不同于鱼、小鸟、大象的高级动物。除此之外,老师都会给予一个红叉。这个题目在美国,其答案是:1. 鱼,只有鱼能在水中游,在水中呼吸; 2. 小鸟,只有小鸟有翅膀,能在天上飞; 3.大...
自由的教育 独立的学堂――北大使命再追问
2009年11月17日28
自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已有一百一十个年头了。自1998年北大百年第一次大规模讨论北大精神与传统以来,又是十年过去了。那次讨论有个重大收获,就是重新接续了北京大学的自由主义精神传统。因此,有必要继续发掘北大的传统,再现北大的精神,以求得我们对北大精神、...
钱学森究竟看出了什麽?
2009年11月08日29
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大师钱学森走了,他带走了中国知识分子整整一个世纪的追索。在走前,他曾经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
著名特级教师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建议
2009年10月31日31
女儿要当老师了。她和所有即将踏上神圣教坛的年轻人一样,既激动又不安。由于她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心里就更没有底儿了,于是向我讨教,索要“锦囊妙计”。我说:“妙计没有,经验倒是有一些。”她说:“那就请老爸支几招儿吧!” 下面,是我和女儿谈话的要点,算是为她...
俺是怎样做研究生导师的
2009年10月31日33
(一) 研究生导师现在被普遍称为“老板”。这实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照俺看来,所谓的导师,就好比一间个体企业的老板,只不过,老板的终极目标是发财,而导师的终极目标就多了,做学问、做官、发财……既取决于个人的定位,也和大环境有关。 先说做学问。这...
对比西方国家看中国的理财教育
2009年10月27日27
在中国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伸手向父母要钱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孩子们的压岁钱和零用钱越来越多,但他们理财的观念却没有随之增长。金钱这把双刃剑,可以让孩子在富裕的生活中健康成长,但同时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指导,它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因...
古代中国的游冶与素质教育思维
2009年10月27日28
人的素质需要通过学习取得,人要学的就是这个“习”字,而一个人好的习性和习惯是人的素质,这“习”里面包括人的思考方法和认识,我们获得认识可以通过知而获智,这是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见闻来取得体验,这就是见识,既有知识又有见识这样才能够是一个有识之士,而见识和实际的处世能力不是仅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