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访土木学院退休教授钟善桐

2023年07月20日28
    炯炯有神的目光,爽朗的笑声,矍铄的精神……难以相信面前这位已过80岁高龄的老人就是钟善桐教授。如果说这些仅仅令我们感到惊讶的话,那么他工作不息的精神则更让我们敬佩不已。 作为著名的“钢管砼统一理论”提出者,钟善桐教授将青春奉献给了科学。即使在退休后,...

钟善桐教授:组合先驱,人生楷模

2023年07月20日28
    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哈工大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了800多位平均年龄在27.5岁的年轻教师,他们被老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新中国钢结构与组合结构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哈工大...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人生二维码――在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讲话

2023年02月10日29
                         ...

雷海宗:一代史学大师,声音如雷,学问如海

2022年09月29日32
    汪曾祺在《跑警报》中,开门见山――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

雷海宗:中外的春秋时代

2022年09月29日33
    编者:按照尼采的看法,人类的发展是一部技术文明和知识论领域的发达史,但同时也是一部精神上雄伟气质的衰退史。因此,今人的气质是不如古人的,尽管今人有古人所不及的物质文明和奇技淫巧。这就是所谓的古今之争。雷海宗先生此文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呼应了这一看法。他扼要地...

史学家雷海宗:学贯中西的史学大师

2022年09月29日28
    大师是大学之精魂,与大师邂逅,是场伟大心灵的精采对撞。 如望星空,如观文山,如瞻大河,大师让我们瞻仰伟大,汲取智慧;大师让我们感悟人生,将生命洞穿。让我们一同怀着温情与敬意走近联大大师,汲取那份超越时代泥淖的力量。   &nb...

雷海宗:专家与通人

2022年09月29日33
     编者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探讨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宗旨和制度建设的盛期,尤以此篇文章引发的震动为甚,时人和后人均以“轰动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形容之,可见其观点鲜明,眼光独到,批评犀利,切中要害。    ...

胡刚复:浙大西迁“总参谋长”

2022年08月01日34
    胡刚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大同大学等校创建了物理实验室,培养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学家。抗战期间,作为理学院院长协助竺可桢进行浙江大学西...

胡刚复:教给中国真正的物理

2022年08月01日31
    胡刚复(1892~1966),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923年末,在往返于上海与南京的火车上,人们总会见着一个身穿中山装、个头不高的年轻人。他行色匆匆,随身携带着一个藤木织成的黄色箱子。这原本没什么稀奇,这样的箱子,是老上海寻常人家常有的...

物理学家吴有训的气派

2022年08月01日30
    其实,吴先生只有在社交场合才会显示出“威严”“气派”,工作中却是不修边幅。 吴有训先生,身高1.9米,在国民党时代曾主持中央大学,从历史上算,或许可算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科研机构的负责人,资格比郭沫若还要老,而“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则彰显着他在专业领域...